摘要: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凝练过往经验,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即日起,《科普时报》特开设“科普法连着你和我”栏目,邀请专家深入解读该法,敬请关注。
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马健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第三章 社会责任
第二十七条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利用当地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资源,结合居民的生活、学习等需要开展科普活动,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科普功能,提高科普服务质量和水平。
案例
老旧小区成为科普“打卡地”
金原新苑小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图源:上海普陀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路街道金原新苑是一个老旧商品房小区,存在绿化资源不足和公共活动空间匮乏的问题。居民区党总支深入调研,将小区的花坛改造成了美丽花园。
为了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居民区还特别与上海师范大学开展“社校联动”,引入高校资源开展科普教育活动,邀请高校老师讲授动植物专业知识,孩子们参与互动,并共同完成了植物拼贴画等创作,使他们也成为社区环保行动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第二十七条从主体责任、资源利用、活动开展和服务质量提升等多个方面,对城市基层科普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不仅明确了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角色与职责,还为其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方向和具体路径,体现了国家对基层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系统规划。
城市基层科普工作的受众对象是城市社区居民,群体类型更加多样,其科普需求也表现出更多元化、个性化、实用化、专业化等特点。现有城市基层科普工作存在传播内容滞后与居民需求脱节、传播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资源与人力短缺难以保证专业性和持续性等问题,导致科普服务质量不高、覆盖面有限、成效不明显。第二十七条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基层科普工作的短板,大力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推动科学普及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是明确城市基层科普工作主体,强调了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当地人民政府的协作关系。政府作为顶层设计与资源供给方,需要提供方向指导和政策支持,明确基层科普工作目标与考核标准。同时,统筹财政资金、专家团队、科研机构、数字化平台等资源下沉基层。另一方面,基层组织不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需求整合的平台,需要精准捕捉居民的科普需求并对接匹配的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场景落地,将科普工作融入社区日常管理和服务中,覆盖各个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居民。
二是多部门协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当地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资源提升科普成效。这些资源都是当地现有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能够在不做增量的情况下保障科普资源的投入。这一条款隐含了多部门协同的要求,需要打破部门壁垒,与当地的科研机构、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博物馆、文化馆、旅游行业等建立合作机制,形成科普合力。这些资源不仅能极大丰富科普活动内容,也能明显提升科普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是增强社区设置的功能复合性,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科普功能。针对当前社区科普设施不足、老化、利用率低、分布不均衡、人才与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可考虑在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时注重科普功能的嵌入和设施的共建共享,增强社区服务设施的功能复合性;引入社会资本、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多元筹资,强化资金与人才保障;建设智慧科普平台,引入数字科技馆等线上资源,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弥补实体设施的不足。
四是注重需求导向贴近群众,结合居民的生活、学习等需要开展科普活动。这一要求体现了科普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强调科普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需要基层组织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构建动态需求库,通过场景化内容设计实现分层定制化服务。如在社区花园设置植物二维码标识、在社区医院设立健康课程和智能设备培训课程等,真正让科学走进居民生活。
五是提高科普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科技创新营造理性友好的社会环境。城市基层科普服务是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对于缩小不同群体间的科学素质差距、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作用。第二十七条对提升城市基层科普服务效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指出了工作方向,为城市基层科普工作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保障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后续还应以适当的形式细化配套政策,将城市基层科普服务成效纳入相应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推动公民科学素质的跃升和民生福祉的增进,为科技强国建设培育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来源:中国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