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辉大败缅军,老蒋大骂李弥:这么能打的部队,为何扔在缅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19 22:12 4

摘要:1949年12月9日下午,云南省主席卢汉,在将刚到昆明的张群软禁后,通知在昆明第六编练司令兼第8军军长李弥、编练副司令兼 26军军长余程万、空军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宪兵副司令李楚藩、保密局云南战站长沈醉沈醉等在昆明的蒋系大员,晚上在公馆开会。

1949年12月9日下午,云南省主席卢汉,在将刚到昆明的张群软禁后,通知在昆明第六编练司令兼第8军军长李弥、编练副司令兼 26军军长余程万、空军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宪兵副司令李楚藩、保密局云南战站长沈醉沈醉等在昆明的蒋系大员,晚上在公馆开会。

李弥接到通知时,心中警铃大作,一股强烈到近乎本能的不安如涌上心头。若是卢汉主持的会议,李弥大可找个借口不去,或派个副手参加。但卢汉是以张群的名义通知的,张群是西南军政长官,蒋介石的结义兄弟,李弥若无正当理由,是不好不去的。

一旁的参谋长见军长如此这般,靠近低声说:“军座,这事儿透着古怪,要不咱找个借口推脱了?”

李弥叹气说:“不行,推脱必定引起怀疑。况且是张长官亲自通知,我若不去,以后在军中还如何立足?”

最终,李弥硬着头皮前往卢公馆赴会。通知开会的时间是晚上九点,李弥、余程万、沈醉等人在超时十几分钟,仍不见张群、卢汉到场后,感觉不对劲,议论纷纷,沈醉走出小会议室想打个电话,被门口的卫兵拦阻。李弥见状,心知不妙,出门查看动静,也被卫兵“劝回”。

过了一会,卢汉的警卫营长带着十几个卫兵进入,将李弥等人控制住后,搜缴了武器。

随后,李弥等人被送去位于五华山的云南省府大楼关押。当晚十时,卢汉对外广播,正式宣布起义。第二天,李弥等人在起义通电上先后签字。

李弥、余程万等人被扣押的消息传出后,第8军、26军官兵一片哗然,不少人嚷嚷着“打进昆明,救出军长”。

在台湾的老蒋,本打算让“参谋总长”兼“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去云南主持军事,指挥第8军、26军反扑昆明。

顾祝同知道大势已去,解放军很快就会进入云南,担心去后会被抓了俘虏,便找了各种借口推脱。老蒋无奈之下,便让在曲靖的“陆军参谋长”汤尧,负责云南军政事务,为了让汤尧卖命,给了他“陆军副总司令”的头衔。

此外,顾祝同又以“陆军总部”的名义,下令:云南各部队各机关的联络,一律改为由“陆军总部”承转;第8军军长、26军军长,分别由曹天戈、彭佐熙接任。

新官上任的汤尧,召集曹天戈、彭佐熙等主要将领开会,叫嚣说:“卢汉竟敢如此大胆,你们给我集结部队,杀向昆明,救出李军长他们,让卢汉知道咱们的厉害。”

汤尧

在汤尧的指挥下,第8军、26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昆明杀来。一时间,昆明城外战云密布,枪炮声震耳欲聋。

昆明的起义部队虽有一个军的番号,但实则是不久前由保安旅扩编的,装备差、人员缺额多。面对火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蒋军进攻,守城的压力是很大的。

这时,李弥的妻子龙慧娱,去见卢汉,提出愿意拿着李弥的亲笔信,去劝说第八军停止进攻。卢汉见这也未尝不是个办法,便同意了。

龙慧娱回来后,告诉卢汉,说第八军主要军官提出,除非放了李弥,否则不会停火。卢汉询问李弥时,李弥信誓旦旦的保证,说出去后定可斡旋成功。为了让卢汉放心,李弥还提出可让龙慧娱、第八军副军长柳元麟留下来充作人质。

卢汉权衡再三后,相信了李弥。李弥一回到第八军军部,便撕下了之前假意起义的伪装,原形毕露,指令第八军继续向昆明发起猛烈进攻。

卢汉见战况紧急,寻思着干脆把余程万也放出去算了,反正留着于战局也无裨益。

余程万被放出后,怀着复杂至极的心情前往26军军部,在主要军官到齐后,下达了停火的命令。

本来,余程万是有起义打算的,但当他抛出这个想法后,26军顽固军官纷纷反对,余程万见再坚持,会引发内讧,只得作罢。

卢汉虽受了李弥的哄骗,但释放余程万,却有了意外之喜,当晚,26军攻打昆明的部队,陆续开离前线,昆明的守城压力大大减轻。

清晨时分,当李弥得知26军不辞而别后,气得大骂说:“余程万这个家伙,关键时刻竟然临阵脱逃。”

曹天戈说:“老军长,你看该怎么办?光靠我们第八军,怕是拿不下昆明了。”

李弥叹气说:“能怎么办?我们也撤吧。”

李弥

在撤围后的团以上军官会议上,李弥提出建议:“依我看,咱们不如往北转进到西康,与胡宗南的部队汇合,相互照应,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众人议论纷纷,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后来在汤尧的干涉下,第8军兵分三路,沿着26军之前的行军路线火速前进。就这样,第8军、26军的残兵败将在混乱中先后抵达滇南的蒙自一带,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了1949年的最后几天。

新年伊始,老蒋一封电报将汤尧、李弥、余程万紧急召到台北。在台北的官邸,蒋介石面色阴沉的盯着三人,骂道:“你们在云南是怎么搞的?竟然让卢汉得逞。”

李弥和余程万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汤尧则连忙上前,说:“总裁,卑职失职,愿意受责罚。”

老蒋冷哼一声,狠狠的瞪了李弥和余程万后,以较为缓和的语气对汤尧说:“你这次并无过错,云南的军政,由你继续负责。”

接着,老蒋又宣布决定:26军空运回台湾整训,其防区移交给第8军。同时,以26军留下的武器装备新扩充一个军,与第8军一起编组为第八兵团,汤尧兼任司令官,曹天戈兼任副司令。

李弥和余程万听到这个决定,犹如五雷轰顶,他们不仅失去兵权,还只得到了 “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和 “云南省主席” 这两个已毫无实权和意义的虚职。

李弥心中明白,自己此前在昆明被扣押并签署起义通电一事,已引起老蒋的猜忌。回到台湾后的李弥,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老蒋表面上对他并未过多苛责,但内心深处却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此后的半年时间里,李弥被老蒋 “冷藏”,陷入了郁郁不得志的境地。

就在李弥感到绝望之时,远在滇南的第8军残部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

在滇南解放后,第8军的团长李国辉带着一千多残部及眷属,一路辗转翻越原始森林,来到了缅北的 “小勐棒”。在“小勐棒”,李国辉与26军的副团长谭忠带领的七百多人汇合。

李弥和谭忠合计后,将部队整合,由李国辉担任总指挥,谭忠为副指挥。他们以 “小勐棒” 为据点,不断向四周扩展势力范围,同时积极吸收当地马帮等武装力量,使得部队规模迅速扩充到三千多人。

这一情况引起了缅甸方面的警觉,缅军随即出动一万余人对这支国民党残军进行围剿。

战斗打响,缅军来势汹汹,炮火纷飞。李国辉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诱使缅军中计。缅军一路追击,却在残军的反击下损失惨重,最终大败而归。

就这样,这支残军在金三角地区奇迹般地站住了脚跟。消息传到台湾,老蒋大为震惊,同时也看到了利用这支力量的机会。

老蒋决定重新起用李弥,派他前往金三角,试图牢牢掌控住这支部队,并承诺会空运更多的部队、装备过去支援。

在召见李弥时,老蒋先是臭骂了一番,说:“李国辉是你手下的团长,你怎么能把这么一支能打的部队丢在缅甸?”

第八军在滇南被打垮时,军长是曹天戈,李弥已丢失兵权,老蒋这显然是给自己找台阶下。老蒋对黄埔将领,“先打骂再重用”是常用操作,李弥心知肚明,低眉顺眼,一副“乖巧”的样子听骂。

老蒋骂完后,马上又变得和颜悦色,当即签发委任,让李弥同时担任“云南省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金三角的残军“总指挥”。

得到老蒋的重新起用,李弥自知这是东山再起的难得机会,准备一番后前往金三角。

李弥到后,残军的势力迅速膨胀,在1953年时,已有三万之众,并击败了缅军的重兵进剿。

得意忘形的李弥,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口不择言地说出要当 “缅甸王” 之类的话。这话很快传到了老蒋的耳中,老蒋大为不悦,认为李弥野心勃勃,不能再用,否则就会发展成割据自雄、无法驾驭的军头。

于是,老蒋以开会的名义将李弥召回台湾。李弥回到台湾后,随即被变相软禁起来,而残军总指挥一职则由柳元麟接任。

李弥

跌入谷底的李弥度日如年,他时常在狭小的院子里一圈又一圈地踱步,眼神中满是不甘与落寞。家中人看着他日渐憔悴,却也无能为力。

妻子龙慧娱劝说:“咱就别再折腾了,安安稳稳过个日子吧。”

李弥长叹一声:“我怎能如此窝囊地度过余生。”

不甘心的李弥,秘密派人给金三角李国辉送去密信,告知李国辉残军已成弃子,让他无论如何都要把部队牢牢抓在手中,千万不要到台湾来。

然而,不知是何原因,这封信最终落到了柳元麟的手里。柳元麟见到信后,叫来李国辉以言语试探。

李国辉已厌倦了争斗,说:“柳长官,我这就去台湾,后半生能过安稳日子就行了。”

不久后,李国辉作为第一批去台的残军人员,被强制退出军役。起初,李国辉试图找些与军事相关的工作,可处处碰壁,有人劝他:“李师长,这台湾哪还能容得下咱们这些从金三角回来的人,趁早另谋出路吧。”

为了维持生计,李国辉在台北郊外找了块地,开始养鸡维持生计。每天天不亮,李国辉就得起来给鸡喂食、打扫鸡舍,曾经在金三角叱咤风云的“小李将军”,如今身上满是鸡粪和老茧。

周围的邻居们得知李国辉的过往后,时常在背后议论:“这个人,怎么干起这营生了。”

1973年12月,李弥因心脏病发作,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黯然离世。此时的李国辉,已年逾六旬,他在得知李弥的死讯后,独自一人在鸡舍前站了许久。

来源:我家的猫叫皮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