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说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有些节俭行为,从老一辈开始传承下来,就是错误的。以前物资匮乏,日子过得不好,很多行为和逐渐养成的习惯可以归因为迫不得已,但是,现在“没苦硬吃”的节俭行为属实没有必要,甚至还会危及健康。
虽然说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有些节俭行为,从老一辈开始传承下来,就是错误的。以前物资匮乏,日子过得不好,很多行为和逐渐养成的习惯可以归因为迫不得已,但是,现在“没苦硬吃”的节俭行为属实没有必要,甚至还会危及健康。
听我一句劝,早点停止这六种看似“节俭”,实则“危险”的行为!
很多人对于隔夜饭菜都不怎么排斥,毕竟当天吃不完倒掉很浪费,尤其是肉菜,基本上隔一天再吃也不觉得怎样。
但殊不知,隔夜饭菜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是可大可小的。一方面是担心微生物和细菌繁殖,尤其是天气比较热的时候,食物储存不当,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在隔夜菜中会疯狂繁殖,严重危害健康。
而另一方面的危害是来自于亚硝酸盐。要知道,食物放置的时间越长,里面的亚硝酸盐含量也会随之增多,若是你长期频繁的吃隔夜饭菜,那么积累的亚硝酸盐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分解产物二级胺反应生成的亚硝胺。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可能诱发胃癌、食道癌、肝癌等多种癌症。
科学来说,放置时间超过8-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不建议食用。当然,我们也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平时,除了海鲜、蔬菜、木耳这类不适合隔夜再吃的食物外,其他隔夜菜偶尔吃几次是没太大问题的,不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咱们最好还是能吃新鲜的。
老一辈可能有些习惯,就是油反复反复用。比如我炸个油条,剩下的油倒了可惜,我又接着炒菜,或者继续炸点别的面食。
这个看似节俭的行为,实则却让你的锅变成了一个“致癌熔炉”。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反复煎炸的油很容易产生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致癌物,长期食用会给健康埋下隐患。
此外,据研究显示,回锅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新鲜油的5-7倍,这样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激增。更可怕的是,油脂酸败产生的环氧丙醛具有神经毒性,可能诱发阿尔茨海默症。
所以,从健康角度来说,我们最好少做且少吃油炸食物。包括外面买到的,说不定也是反复油炸的。实在嘴馋,可以使用空气炸锅。使用超过三次的油就扔了吧!
三、爱囤废旧品老一辈仿佛对收废品这种事情有执念,东西坏了补一补,水瓶纸箱根本不给你扔,一定要囤起来,找个时间整理然后卖掉。
消防数据显示,居民火灾中,由堆积废品引发的比例超过30%。也就是说,囤废品这个行为是有安全隐患的。
但最让人担心的是,囤积的物品中容易滋生细菌和吸引害虫,如老鼠和蟑螂,这些生物可能传播疾病。发霉的纸箱,可能会携带曲霉菌,从而可引发严重呼吸道疾病;废弃的塑料瓶,长期存放,也可能会释放塑化剂,从而干扰内分泌系统。
一定要扔掉不必要的东西,不要囤垃圾。对于那些有执念的老人,多陪伴老人聊天、做开心的事情,借此再慢慢说服他们同意扔掉杂物,帮助他们建立起处理杂物与积极情绪的正向情感连接。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把毛巾用到最后破成渔网或者烂成丝,都不舍得扔,觉得还能再用。一条洗脸巾或是洗澡巾,甚至洗碗布,都能服役两年以上。
像毛巾是经常处于潮湿的状态,再加上卫生间的环境也不会太通风,毛巾上本身就很容易滋生细菌,每天还要拿着它和自己亲密接触,无疑对皮肤和身体健康都是一种威胁。
所以,别心疼这十来块的毛巾钱。对比你的健康,它绝对是便宜的。毛巾上面的细菌很多,即使是太阳暴晒,也很难祛除所有的细菌。建议最好3-4个月更换一次毛巾。如果有时间,有条件,可以经常用水煮沸进行全面消毒。
有些人为了省钱,会选择在晚上去超市购买打折的、不新鲜且被挑剩的果蔬,甚至一次会像抢到大便宜一样买很多,最后吃不完,果蔬没多久就有部分出现腐烂,坏掉了。他们为了不浪费,又把坏掉的部分切除或者摘掉,继续吃。这种做法实际上对健康危害很大。
食物一旦发霉或者腐烂,可远远不止是你看到的那部分。一些看似“完好”的区域,也可能早已经被霉菌和黄曲霉素污染了。一旦吃下,对肝脏的损伤很大,甚至有致肝癌的可能。甚至包含一些储存久了会发芽的食材,如:土豆、红薯、花生也不要吃了,大概率含有毒素或者致癌物。
很多家庭都喜欢用木质或者竹质的筷子,环保,且用着顺手,不容易打滑。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后,筷子就会发霉了。因为现在好多人会把筷子集中放在橱柜里,密闭空间里空气不流通,洗过的筷子含水量又高,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很容易发霉。
发霉的筷子洗一洗再拿开水烫一轮消毒可以吗?其实这样不保险。因为 使用久了的筷子有裂缝。缝隙里会残留一些霉菌,就比如黄曲霉毒素——它在高温下不易分解,长期摄入对肝脏危害极大。
像筷子这种入口的餐具还是要勤换,建议3-6个月酌情更换,尤其是那种长了霉斑的筷子,不要以为洗干净了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健康隐患真的很大!
总之,当节俭与健康背道而驰时,这种所谓的传统美德会变成了戕害生命的温柔刀。停止这些所谓的“节俭”行为,这是自虐式的节俭,别让无知毁了您的健康。
来源:柠檬创意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