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面几篇文章对1995年国足全年集结情况进行了总体梳理。对入选的新人孙刚(GK)、王灏(GK)、朱琪、肖坚、张恩华、李明(小)、刘越、孙建军、申思、庄毅、杨晨、吴承瑛进行情况介绍。
前面几篇文章对1995年国足全年集结情况进行了总体梳理。对入选的新人孙刚(GK)、王灏(GK)、朱琪、肖坚、张恩华、李明(小)、刘越、孙建军、申思、庄毅、杨晨、吴承瑛进行情况介绍。
本文继续介绍其他新人。包括:李斌、周宁、潘毅。
李斌
李斌,1975年3月出生于山东,司职后卫,1995年从国奥队入选国足。
职业联赛开始后,李斌效力于山东泰山队,很快成为球队绝对主力。老泰山球迷都非常熟悉,李斌是一个技术出色且非常擅长掷界外球的右边后卫。1995年,济南泰山队2比0击败上海申花,获得足协杯冠军,当时进球的是唐晓程和李霄鹏,但其实,另一个关键的功臣是李斌,唐晓程的第一个进球,是李斌掷边线球直接助攻的,而鲁能的第二个进球是一个任意球,主罚任意球的也恰恰是李斌。
但是,恰恰是那次足协杯决赛,李斌在最后时刻受伤,因为已经无人可换,李斌坚持打完了比赛,结果伤势加重,李斌不得不经历了一次重大手术,这也让他的职业生涯遭受了严重的影响,伤愈后状态不在,没能有更好的发展。1999年鲁能双冠王,李斌是队中的一员。2003年,李斌退役。
退役后的李斌做过教练,也一度离开了足球,远离山东跑到贵州做游乐园的开发,但因为老人生病,李斌又不得不回到青岛,在临朐做校园足球,在临朐校园足球联盟队作主教练。也利用假期的时间开办夏令营和冬令营,让更多的孩子接触足球。
周宁
周宁,1974年4月出生于北京,司职中场,1995年从国奥队入选国足。
周宁,1990年入选朱广沪执教的国青队,1993年进入国安梯队,1994年入选戚务生执教的国奥队,担任主力右前卫,同年升入一线队,与杨晨一起成为国安队年轻一代的“双子星”。
周宁俱乐部经历:1994年开始在北京国安效力,获得1996、1997、2003年3次足协杯冠军,1998年以24岁成为国安队史最年轻队长。1999年租借加盟德乙曼海姆队,在曼海姆升级的关键比赛中攻入一球,使球队提前一轮顺利晋级德国乙级联赛,在两年的德乙比赛中共出战60场,是球队右路攻防组织者。
2001年,他回归北京国安。希望能大展宏图的他却再次遭受了伤病的打击:2001年和2003年,他的膝盖韧带先后两次断裂,这也影响周宁入选2002年韩日世界杯国足大名单,而第二次断裂,则成为他后来退役的直接原因。带伤上阵的国安队长周宁带领球队征战2003年足协杯决赛,在各种不理利情况下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4:1战胜当年不可一世的大连实德队,为北京国安队第三次捧起了中国足协杯。2004年底,周宁宣布退役。
2012年11月开始在央视解说德甲比赛,继续传播着在德国踢球的经验。
退役后的周宁开始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创办了“周宁(北京)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2500平米的周宁运动空间,与国内外知名体育科研机构联合设计开发了360°少儿运动素养训练课程。与此同时,周宁在2018年被中国教育部聘为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致力于校园足球的开展和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周宁运动空间组建的北京山峰小将足球队多次在各种比赛中取的冠军,包括近2年的北京百队杯冠军。
除此之外,周宁也担任足球评论员,活跃于媒体平台。
潘毅
潘毅,1973年出生于北京市,司职中场。1995年从国奥入选国足集训队。
潘毅早年加入八一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凭借出色的左脚技术和攻防转换能力崭露头角。1993年,20岁的他入选戚务生执教的中国国奥队(73年龄段),成为球队中场核心,并担任队长。1995年,潘毅因在集训期间与队友翻墙外出泡吧被开除,虽随后认错态度良好,但未获重返国奥队的机会。此次事件也成为其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1994年甲A联赛元年,潘毅代表八一队出战,迅速成为球队主力。他以灵动的跑位、精准的传球和出色的远射能力著称,尤其擅长左路突破与组织进攻。1998赛季,潘毅在八一主场对阵北京国安的比赛中,被对手拉破球衣仍完成绝杀,成为经典战役之一。该赛季他打进6球,展现出强大的进攻威胁。
潘毅是中国足球史上极具争议的中场球员。他天赋异禀却自律性极差,职业生涯因违纪和丑闻多次中断,最终在而立之年淡出足坛,成为中国足球“流星一代”的典型代表。2003年,潘毅因违纪被八一队除名后一度无球可踢。2004年初,他加盟陕西国力队,身披象征核心的10号球衣,试图东山再起。然而,仅3个月后他因违反队规被停赛三场并停发工资,最终离队,彻底告别职业足坛。
来源:网排TV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