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7日,张店区房镇镇北黄村的西红柿大棚内,一个个红的、黄的、绿的果实挂满藤蔓,十分喜人。该种植基地由北黄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打造,6个高标准农业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机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颇高。
春管春播,田间地头一片火热景象,当前,我市各温室大棚里也忙碌异常。
3月17日,张店区房镇镇北黄村的西红柿大棚内,一个个红的、黄的、绿的果实挂满藤蔓,十分喜人。该种植基地由北黄村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打造,6个高标准农业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机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颇高。
种植户薛芳作为村里的种植“老把式”,正带着大家在另一个大棚内为甜瓜苗覆膜。地膜覆盖后,能有效提升地温,助力根系发育,减少水分蒸发,还能抑制杂草生长。春季管护关乎甜瓜能否丰收,而铺设地膜正是关键步骤。“倒春寒随时可能来袭,管护就得提前谋划,覆上地膜,棚内地温稳定了,甜瓜苗也能长得更壮实。”薛芳笑着说。
北黄村有着多年的大棚种植经验,去冬今春,大棚内的西红柿、草莓、菠菜等农产品陆续上市销售。随着春播开启,空出的地块续种了甜瓜、芹菜、西瓜等农作物幼苗。
随后,记者又来到张店区多禾休闲生态农场,这里的技术人员正在大棚内对葡萄藤改型。
向上生长的葡萄藤,正被改成 “一边倒” 和 “倒垂柳”样式。因为,“一边倒”可使葡萄藤充分吸收阳光,增强光合作用,而“倒垂柳”则能有效促进顶部养分回流,有利于果实生长。
农场负责人张刚告诉记者,实施葡萄藤改型技术后,有望提升葡萄产量与品质,果农剪枝也会更便捷。与此同时,果农们正同步开展清园、杀菌、浇水、施肥等农事操作,一切井然有序。记者看到,葡萄藤上已悄然萌发出嫩绿的叶子。
当温室大棚以智能控温、水肥一体化的科技手段打破自然时序局限,传统农耕的四季轮回在此悄然改变。辛勤耕耘的土地上,正产出越来越多的“财富增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淄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