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发布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比较论文,得出9大结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0 09:06 4

摘要:2025年3月20日,OECD发布“数字时代学校教育政策调查”(Polici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Policy Survey on Sc

2025年3月20日,OECD发布“数字时代学校教育政策调查”(Polici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Policy Survey on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工作论文,对OECD成员国和伙伴国数字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查研究。

37个司法管辖区参与了此次调查,并提供了2025年1月其数字教育政策生态系统状况的信息。调查结果涵盖了中央层面的一系列政策:数字教育的中央战略和政策协调;治理和监管;教学方法、课程和评估对数字教育的适应;数字资源的资金和采购;数字基础设施和创新;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数字能力的培养;协调人力资源政策与数字教育;以及监测和评估数字教育及其对学生影响的框架。

该论文指出,数字技术已成为OECD教育和培训系统的重要资源。如果使用得当,数字技术有望改变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公平和效率。过去十年来,全球对教育技术的投资激增,数字教育技术日益渗透到学校和课堂。

与此同时,许多教育系统仍然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数字技术,而且这些技术的使用往往无法真正改变教学实践。因此,需要制定有利于数字教育的政策,以便学校系统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充分发挥其潜力,并确保教师职业为数字化时代做好准备。

该项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数字教育如今在各国的核心教育政策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这些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地得到资金和问责机制的支持,许多司法管辖区要求学校制定相应的数字战略。虽然大多数中央战略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和教师能力,但很少有战略包括与AI和其他新兴技术相关的举措或目标。

2.在学校使用数字资源的约束性规定仍是例外,大多数司法管辖区依赖非约束性指导方针,尤其是针对AI等新兴技术。虽然所有司法管辖区都对隐私和数据保护进行监管,但执行和实施支持的方法各不相同。约有一半的司法管辖区已制定流程来认证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或安全性。

3.数字教育资源的拨款和采购往往很复杂,涉及多层次的管理和不同类型的商品和服务的不同资助机制。在许多系统中,学校对采购数字设备或软件承担一定的责任,中央主管部门采用多种方式来支持学校,具体方式包括提供指导、与供应商谈判或设定采购标准。

4.许多司法管辖区允许地方灵活确保学生能够使用数字设备,并让地方当局或学校自行选择适当的策略。尽管“一人一机”政策似乎很普遍(特别是在中学阶段),但并非所有系统都有一个中央定义的战略确保弱势学生能够使用数字设备进行学习。

5.使用数字资源是许多职前教师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计划,但是否以及如何整合通常由职前教师教育机构自行决定。虽然只有少数司法管辖区要求教师参加数字技术的继续专业学习,但大多数系统都提供免费的学习机会。

6.目前,许多系统的教师专业标准中都提到了数字资源的使用。在拥有中央评估或评估框架的管辖区中,约有一半的管辖区在评估教师工作时也会系统地考虑教师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尽管中央层面对教师数字技能的系统评估或认证尚未普及。

7.对学校数字资源使用情况的评估仍然有限,只有三分之一的管辖区在外部学校评估中系统地考虑了这一点。更常见的情况是,当局依靠学校评估自己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只有不到一半的管辖区已将其作为学校自我评估框架的正式组成部分。

8.虽然大多数司法管辖区报告称,他们评估了数字教育政策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但评估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数字技能。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技能、幸福感或社会情感技能等成绩。

9.许多国家已经更新了学校课程,将数字技能和学习内容融入其中,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在其数字课程中加入了互动功能。尽管数字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仍然有限。只有少数司法管辖区将其纳入校本评估或中央考试。

资料来源:

Boeskens, L. and K. Meyer (2025), “Policies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the Policy Survey on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O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s, No. 328,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464dab4d-en.

[本文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成果]

本文由“教育国际前沿课题组”(IFRGE)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负责人张永军,编辑刘强。内容仅供参考,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下载该文献。

来源:中国教科院比较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