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师出高徒”到“严师被开除”:教育生态之殇与反思

摘要:在当今时代,家长群体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他们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望,将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尽数倾注于孩子身上。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这份对教育沉甸甸的期许,却并未转化为对教育实施主体——教师应有的尊重,此般矛盾现象,恰似一场“病灶”侵蚀着教育的

#银发兴趣班#

在当今时代,家长群体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空前,他们怀揣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热望,将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尽数倾注于孩子身上。然而,令人倍感遗憾的是,这份对教育沉甸甸的期许,却并未转化为对教育实施主体——教师应有的尊重,此般矛盾现象,恰似一场“病灶”侵蚀着教育的健康肌体。

半月谈曾披露一则惊人消息,西南某基层教育局的台账显示,仅在当年 1 至 8 月短短数月间,针对教师的举报信息便如潮水般涌来,多达 128 条。可经过严谨调查核实,真正属实的不过区区 7 起,余下皆是毫无根据的不实指控。细究这些举报事由,着实令人瞠目结舌,作业量的“多寡”、对待学生态度的“刚柔”、回复家长信息的“早晚”、课间当着学生吃外卖这般琐碎日常、带班经验的“有无”,乃至因学生弄丢一块橡皮这般微末小事,都能成为举报导火索,让教师无端陷入舆论漩涡。

在此背景下,一则令人唏嘘不已的事件闯入大众视野。一位教师出于分享治理课堂秩序有效经验的初衷,将给上课爱讲话学生佩戴“小蜜蜂”扩音器的做法制成视频发布于短视频平台。起初,视频收获诸多同行认可,大家纷纷效仿展示类似举措,涉事学生家长也曾点赞评论,对该教育方法表示认同。然而,随着视频播放量呈几何级数攀升,事态急转直下,家长担忧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教师旋即下架视频并诚恳致歉,却依旧未能阻挡投诉浪潮,最终在重重压力之下,无奈选择离职。这般结局,不仅是该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的黯然落幕,更映射出当下教师群体所处困境的冰山一角。

回顾往昔,“严师出高徒”是教育领域颠扑不破的真理,严苛的师长凭借高标准、严要求,雕琢出无数栋梁之才。可如今,风向骤变,严师动辄因家长举报面临失业危机,恰似被架在“火上炙烤”,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家校关系,这本应是紧密协作、共育英才的坚固联盟,如今却脆弱得如同一纸薄纱,轻轻一戳便满是裂痕,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举措,仿若都难以逃脱被质疑、被投诉的“厄运”。

网友们对此亦是议论纷纷,一则“不扶烂泥,不烫死猪,不雕朽木,不渡无智,不弹牛琴,不补破罐,不翻咸鱼,女娲不补天,夸父不追日,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牛马成为牛马,园丁只负责修剪枝丫,无法改变品种,严师出高徒,严师被开除!”的评论,道出无数人对当下教育乱象的愤懑与无奈,收获超 2500 个点赞便是明证。亦有明理家长发声,忆及自己孩子幼时因上课讲小话被老师打手板,彼时心怀感激,不解如今这般负责教师为何被逼至绝境。可即便有零星理性之声,在汹涌的举报浪潮与淡漠的家校信任面前,亦显得苍白无力。

深究根源,家长虽拥有监督教师职务行为的正当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除涉及违法违规、严重师风师德问题外,动辄祭出“举报”“投诉”大招,无疑是对权利的滥用,是将家校共育之路引入歧途。而教育主管部门面对家校纷争,往往秉持息事宁人姿态,不分是非曲直,习惯性对教师“从重从快”惩处,赔礼道歉、通报处分成“常规操作”,这般“和稀泥”做派,看似快速平抑风波,实则是对教育生态的严重破坏,是在“助纣为虐”,让教师寒心、教育蒙尘。

当“过度维权”肆意蔓延,教育生态持续恶化,首当其冲遭受冲击的便是教师群体,他们在教学中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被迫走向“佛系”,放弃应有的严格要求;受影响更深的,则是莘莘学子,在溺爱与放纵环境中成长,缺失规则意识与自律能力;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都将为这崩坏的教育生态“买单”,培养出一批批难以融入社会规范、肆意妄为的个体,最终只能交由公安、法院、监狱等强制力量去矫治约束。“以前是严师出高徒,现在严师被开除”,这绝非个体的无奈叹息,而是时代教育之殇,若不及时拨乱反正、重塑家校信任、优化监管机制,教育必将在错误轨道上渐行渐远,所有人都将被这恶化的生态无情反噬。

来源:曼文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