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余华涛:用心用情服务职工 用智用力推动发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0 09:53 4

摘要:开栏语: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和圆满落幕,标志着我省工会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会工作的辉煌成就,更为未来五年工会事业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全省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即日起,本报

【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工会主席访谈①】

开栏语: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和圆满落幕,标志着我省工会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此次会议不仅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会工作的辉煌成就,更为未来五年工会事业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全省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即日起,本报特开设“学习贯彻落实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工会主席访谈”专栏,邀请全省各地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畅谈学习会议精神体会和今后工作思路,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共同谱写广东工运事业新篇章。

中山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余华涛:

用心用情服务职工 用智用力推动发展

中山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余华涛。单位供图

谈体会

“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 工会工作的强大动力”

记者:请谈谈您对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学习体会。

余华涛: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全省工会紧扣省委和全国总工会部署,以“回应最大关切、体现最主要职能、集中最优势资源、取得最卓越成效”为原则,推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等工作。例如,广东工会通过“粤工惠”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建成全国最大的工会爱心驿站体系,并在新业态工会工作中创新提出“五建”模式,首次采用“三位一体”入会模式,有效扩大了工会覆盖面和影响力。这些举措不仅回应了职工需求,更展现了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聚焦高质量发展与职工福祉,从八个方面对今后五年工会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特别是其中就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思路和要求,指明了未来工会工作的奋斗方向。

下一步,中山市总工会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职工代表当好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的宣传员,带动全市各级工会把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基层组织、每一名职工群众,迅速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中山工会工作的强大动力。

谈思路

“聚焦‘四个方面’布局出新”

记者:结合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和中山市实际情况,在打造“工”字号服务品牌方面,中山市总工会将如何布局出新?

余华涛: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是纪念省港大罢工100周年,也是中山工会成立100周年。

在建功立业方面,中山工会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好三个平台。一是竞赛平台。聚焦大湾区重大工程项目(南珠中城际等)和光电光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本土优势产业,广泛开展“香山工匠杯”等劳动和技能竞赛,支持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二是创新工作室平台。加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开展覆盖各领域先进职工、技术工人、劳模工匠的“工匠人才疗休养”活动。三是大湾区融合创新平台。积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交流和深中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大湾区职工文化交流(创新)活动中心,与大湾区地市联办创新工作室研修班,让大湾区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港澳青年职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在推动产改方面,今年春节过后,中山产业工人已到岗约275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6.9万人,同比增长2.5%。今年,中山市总工会将研究制定中山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持续完善中山市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持续实施职工高等学历和技能提升计划,助力全市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香山工匠”“数字工匠”培育行动,加强省级工匠培育和市级工匠选树力度,制定实施工匠认定、培育计划,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加大对产业工人的激励和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去年中山工会针对某公司欠薪问题,发出全市第一份法律监督提示函,企业于当天下午即向员工支付工资,成功保障70多名职工的合法权益,案例被评为全国工会创新案例。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下一步,将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与职工收入、社会保障、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等方面权益的维护力度,特别是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的合法权益,通过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前置化解纠纷,发挥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全力推进集体协商、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和平台二次协商工作,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在完善服务体系方面,中山工会将继续依托市工人文化宫和市职工服务中心,在文化活动、技能培训、普惠服务、帮扶救助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打造“香山工惠”民生实事服务品牌,建设镇街工人文化宫、爱心妈妈小屋、工会驿站等具有中山特色的职工活动阵地,扎实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服务,着力构建中山职工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探索推动工会助力生育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并支持用人单位开展生育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降低职工托育托管成本。

谈未来

“以传统+数智形式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记者:AI浪潮下,未来五年,对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您有哪些思考?

余华涛: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一极、大湾区西岸枢纽城市与创新高地、国家自主创新型制造业城市,拥有产业工人282万人,在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浪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中山市总工会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工会组织在主动拥抱新科技、用好新技术的同时,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传统+数智”的形式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精准、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到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制造场景持续拓展,工会必须紧扣AI技术变革趋势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方向,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育“AI时代”新型工匠。近期,中山市总工会已经第一时间推出DeepSeek人工智能实战应用培训班,计划开展百场AI人工智能应用专项培训,培育万名AI应用专业人才。近期还将创新探索了AI赋能权益维护,部署DeepSeek智能客服“香小匠”,推动职工维权从“跑一次”向“点一次”升级。

今年,中山市总工会除了继续以“香山工人大思政课”“劳模工匠进校园”等传统活动为载体,创新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之外,还将进一步构建“虚实融合”的思政教育场景,比如,我们最近已经利用AI生成内容(AIGC)技术开发“工会数字主播:香小匠”,打造可交互的虚拟思政课堂,让思政引领在数字端、移动端24小时呈现。接下来将继续打造“科艺+宣讲”、访谈、现场教学等可交互、可定制的思政课堂,为学校、企业、社区提供“点单式”服务,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此外,还将继续做好劳模先进评选表彰工作、“香山工匠”“数字工匠”培育工作、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全方位做好生产实践中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和弘扬。

记者:请您从个人角度谈谈工会工作的意义,以及在工会干部岗位上的收获、感受和故事。

余华涛: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其核心在于“双向服务”,既服务职工个体权益,也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开展工会工作最深刻的感受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价值,例如,工会通过开展各类劳动技能竞赛和建立创新工作室,帮助企业和一线工人实现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个人价值,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实现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共赢。

记者:您对全市工会干部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寄语?

余华涛:新时代赋予工会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新作为。让我们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用心用情服务职工,用智用力推动发展,书写新时代工会工作的辉煌篇章,为实现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工会力量。凝心聚力,携手并肩,奏响新时代工会工作的“最强音”。

来源:南方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