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茶农”采茶忙 科技革命重塑西湖龙井春采图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10:57 4

摘要:西湖龙井茶“龙井43品种”今天(3月20日)正式开采,在茶山上放眼望去,除了忙碌的采茶工之外,还多了“数字茶农”的身影——一架架搭载着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正穿梭于龙井茶园上空,不仅实时监测着每片芽叶的生长状态,更通过AI算法将传统农谚"明前茶,贵如金"转化为可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慧婷

西湖龙井茶“龙井43品种”今天(3月20日)正式开采,在茶山上放眼望去,除了忙碌的采茶工之外,还多了“数字茶农”的身影——一架架搭载着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正穿梭于龙井茶园上空,不仅实时监测着每片芽叶的生长状态,更通过AI算法将传统农谚"明前茶,贵如金"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模型。

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正在展开工作 潮新闻记者 何慧婷/摄

“现在无人机每天早晚各飞一次,农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实时监测片区茶叶的病虫害情况和生长速度,及时进行维护和采收。”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解决方案专家潘宁告诉记者,以色泽嫩绿光润、滋味鲜爽甘醇著称的西湖龙井,普遍存在分散种植成本高、统防统治程序繁琐等痛难点,为解决西湖龙井茶病虫害防治难题,西湖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智慧生态茶园,以数字技术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托普云农资深解决方案专家介绍设备运行情况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了无人机外,AR眼镜、“问稷”农事智能体等热门科技载体,也已经初步运用到西湖龙井的管理、开采环节,依托数字化的科技脚步,传承千年的龙井茶种植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托普云农在茶园搭建的智能设备 潮新闻记者 何慧婷/摄

在龙坞茶镇的茶田里,记者看到了多个托普云农的智能虫情测报系统、气象监测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站等智能设备,通过茶园物联网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就能看到茶区布设的各类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还能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远程控制病虫害测报、灌溉施肥、茶园除霜等茶园设施,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力负担。

“有了科技的助力,肯定大大减轻了茶农的工作量。”杭州龙门坎村农户葛全美一边忙着采茶,一边感慨道。

龙门坎村农户葛全美正忙着采茶 潮新闻记者 何慧婷/摄

据悉,依托托普云农的智能设备,通过对茶园生态环境、病虫害等数据的采集,再经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茶农能更轻松实现科学种养,茶园品质效益大大提升。

西湖龙井茶产区 潮新闻记者 何慧婷/摄

作为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托普云农致力于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深耕精研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农业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探索智慧农业技术在农政监管、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等领域的融合应用和数智化创新。目前该企业的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地图已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超1000个市县级农业主管单位、超30000个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托普云农打造的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

在智慧农业兴起的浪潮中,农行杭州半山支行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沃土,与托普云农携手为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在企业上市进程中,杭州农行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打造线上现金管理系统——‘数智化财务系统’,通过与企业ERP系统直连,实现企业订单、合同进度与资金流等信息的自动匹配,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资金管理效率。”农行杭州半山支行客户经理于聪晖介绍,农行杭州半山支行还与托普云农拓展了支付结算、数据应用、产业链金融赋能等合作,助力企业在研发智慧农业技术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农行杭州分行为数字农业赋能

站在数字农业的潮头,农行杭州分行正以金融力量重写“千年农耕文明”。当数字化的春风吹过建德三江口,无人机群正在阡陌间编织智慧网格,物联设备在沃土之下感知墒情脉动,从精准种植、智能灌溉,到农作物全周期“健康监测”,科技的春风正吹遍广袤田野,一幅“数字孪生”的现代农业图景在富春江畔徐徐展开。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