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0 09:04 4

摘要:曾经的一天,由于诸事不顺,心情郁闷之时,忽然想起了佛,想在禅意中寻找一些慰籍,让佛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于是,我便来到附近的山中,山里有一座古寺,烧点香火,拜佛求禅。

曾经的一天,由于诸事不顺,心情郁闷之时,忽然想起了佛,想在禅意中寻找一些慰籍,让佛光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于是,我便来到附近的山中,山里有一座古寺,烧点香火,拜佛求禅。

时候既是深秋,西风冷冷,黄叶萧萧,静览孤峰溪瀑,烟光凝翠,明霞似锦,雾蔼浮云,峰恋坠金,景致奇绝,让你临高而不知寒凉,处幻境而不觉虚渺。每一片飘过的云,每一缕拂过的清风,在朗朗的佛经声中,从云聚到云散,从花开到花合,直至烟霞迷醉了黄昏,飞鸟闹醒了静寂,风吹草动,动静于万物,都犹如禅意盈盈,妙在其中。耳听松涛隐隐,你若用真诚的生命心语,与自然对话,那么,你会在禅意中逍遥飘逸,随心所欲,超然物外。那怕是一片树叶落地的瞬间,也让你感觉红尘已在身后,一寸步履,一个回眸,让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融进禅意中。

来的时候正是清晨,腹空心净,大雄殿内,阳光不至,香烟袅袅,木鱼声声,小僧们虔诚地念经颂文,那诵经声时而急促,时而悠扬,拖腔拉得很长,急促与悠扬互补,错落有致,倍加悦耳。金身的释迦牟尼佛祖,盘膝端坐,相满庄严,洗耳静听,微微含笑,那神态宽容,慈祥,安宁,平和,似乎对尘世间的人和事,无所不知,无所不容,无所不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一种庄严肃穆之感顿时慑住了我,自己人生的坎坷,委屈或不如意的地方,瞬间涌上了心头,却又说不出,诉不出,也无须说,无须诉,只是烧一柱香,拜几下佛,在渺渺的烟火中让自己的心灵一片地空明,和详而镇静,闲雅而淡定,让一段佛禅的光阴,在人生花开的陌上,淡淡地绽放,清凉如水。

出了殿外,顺着曲曲折折的小径,饱览一下山里的景色,这时,忽有一阵清明空灵的琴声飘来,悠扬宛转,淙淙地如水流过,仿佛来自遥远的远方,又仿佛近在咫尺,一浪随着一浪,渐渐地淹没了我,让我温柔地沦陷于其中。我痴迷于这天籁之音,过了好久才从其中惊醒,便觅着琴声寻去,前面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竹林,竹影婆娑,点点阳光,落进竹的缝隙里,好似还有流水的声音,亲切如耳语,一条小溪,从林间穿越,欢快地流着……竹林前,小溪边,一妙僧手抚瑶琴,醉心轻拂。妙僧看上去三十多岁,眉清目秀,齿白唇红,面如满玉。我立住脚,在一旁悄悄地凝视。琴声悠深,乐曲轻弥,似一滴夜露,掉进碧幽深潭里,又仿佛如涨潮的水,瞬息间慢慢地退落,心,宁静成一朵花蕾。我知道此曲名叫《长相思》,用古筝弹奏最美,用琴奏之,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弹的人心醉神迷,听的人神迷心醉,满天地间,只有音乐在飞,纯净而美好。

好长时间没有沉下心来听一首曲子,特别是这首《长相思》,我曾听过符娜用古筝的演奏,清幽复清幽,如深谷里的溪水声声,山长水阔,思绪飘渺无边……乐曲不疾不徐,纤尘不染,舒缓潺湲,是流云和青山的嬉戏,是风吹来鲜花的香,翻开一页又一页人生的书,一页有流水叮当,一页有窗前好春光,而佛前的青莲,在轻弹慢拨之中禅意浓浓……出家之人,却心藏相思,红尘未泯,六根未净,或许,只有那琴声,方能一诉心音。竹在舞,情在飘,这时光多么地和谐,适合相思,把一个人藏在心里,凡来尘往,莫不如此。曲从弦中流出,竹林摇曳生姿,那是相思的曲,那是相思的竹,曲有难忘的泪珠,竹有斑斑的啼咽,或许用情至深,终不能在俗世里缠绵,选择远离红尘,孤灯青影,用禅去释然人生。

在山上游玩数时,并吃了顿素餐,然而总是忘不了那妙僧,忘不了他的《长相思》。当你以一颗清净之心,从往昔的恩怨中超脱出来,不再有得失的执著,以一种祥和目光来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禅的意境便喷涌而出,笑看尘世,闲观自然,忘机忘我是恬淡与悠远……但我知道,妙僧并没有修行到这种高度,否则,不会在相思的乐曲声中寻找慰籍,他那一袭青杉,身在空门,却有着不尽的缠绵,奈何岁月飘零,佳人已杳,伤情缚梦。尘世间,总有些情缘飘忽不定,曾经深刻的相逢,到最后却抵不过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多少情深如许的红绿男女,成了人间的陌路,多少地老天荒的誓言,成了风中的飞絮……想想,这些都不重要了,在悲悯的佛前,这点红尘琐事早已微不足道。

夕阳透过相交相叠的山林,活像透过筛子似地洒落在山径上,明暗交错,画出一幅斑驳的图案,与一片枫叶辉映交织,沉浸在净福之中。我顺着长长的山径下山了,没想到又碰到了妙僧,他挑着一担树木枝,有点艰难地朝山上走去。我拦住他,示意歇一会,他立住步子,望着我,我对他说:你的琴弹的真好,《长相思》好听得很。他一愣,然后朝我笑笑,指着山景对我说: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说完,便挑着担子上山了。

我默然,凝着妙僧渐行渐远的身影,对于禅意或禅语,我参悟不透。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只要听到琴声,就会想到妙僧和《长相思》。人生夲就如此,每一个渺小如尘埃的生命,都会有许多的遗憾,都会有许多的无奈和伤感,同时,也有着不可言说的佛性,每一件不经意的凡间小事,蕴着变幻莫测的禅意。

我喜欢围棋,缘于上世纪80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聂卫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横扫千军,终成"棋圣"。借着这股东风,我学起了围棋,虽说有些沉迷,但下得不好。围棋是极雅的智力运动,里面不仅有上古文明的图腾,也有现代闲情的浪漫,还有一个文质彬彬的名称:手谈。当俩人对坐,伸手将一枚棋子拍在木制的棋盘上,铿锵有声,清脆优美。黑白两色的棋子,被封盖在圆型的盒子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只有将这些棋子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思维,搁到棋盘上,它们顿时有了生命,就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了起来,像精灵,像士兵,像随时可以射出的子弹,黑白相间,一人一手,摆放在格子的交叉线上,随心所欲,却又有规有矩,看似如此简单的下法,却又有着令人敬畏的复杂性,鬼神莫测,千变万化,演绎出无数的故事情节来,乾坤,天地,阴阳,八卦,黑白,玄幻……许多时候,简单的里面就包含着禅意,有无限的玄机起源于之中。有时我会暗暗地庆幸,幸亏围棋只有纵横十九道直线,如果棋盘没有边沿,那么撕杀起来,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要被卷进去?宛如茫茫的宇宙,而每个星球就是一颗棋子,落入其中,将整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那是多么地宏伟,又是多么地残酷。

我那时下棋,既为了过瘾,也是为了消遣,一群人相聚路边或斗室,几盘棋草草地铺开,棋盘上率性而为,好勇斗狠,对弈之中,双方眉头紧锁,寂然凝思,或者经天纬地,或者勾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时犹如打扫战场,赢家当然是满面春风。纯粹喜棋的人,局后还会再三复盘,不断地品味,每一手棋的回忆,都伴随着懊恼,后悔,惊讶,愤怒……搏奕虽小术,亦可以观人,性急的人碰到慢性子,见对方左思右想,迟迟地不肯落子,便是猛抽烟,或端起茶杯把水喝得"咕咕”地响,急得脸涨得通红,而对方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在这种情况下,急性子的人往往惨败,不服,再下,久而久之,也渐渐地变成了慢性子。也有棋品差的人,落下风便自言自语地诮骂,把棋子搅得“哗哗”地响,更甚者能把棋盘掀翻,拍拍屁股走了。占上风时洋洋得意,会嗯起小曲儿,满嘴的俏皮话,碰到一样棋品差的对手,却是超出了棋盘范围,双方互损互骂,甚至动起了拳脚。所以,我下棋的时候少,大多在一旁观棋,因观者无得失心。观棋是件有趣的事,如看斗狗斗鸡斗蟋蟀一般,在这充满浓浓的烟草味之中,观棋者也有难处,观棋而不语却是一种痛苦,特别是下棋者明明有妙手,却走了步臭棋,把观者急得唉声叹气。也有人喉咙间痒的出奇,看见一个人要落入陷阱而不作声几乎是不可能的,憋在心里难受,思一吐为快,引得下棋的人嗤之以鼻,回应道:你能,你来下?又是一番不必要的争吵。

所以凡人下棋,总是充满了烟火味,过瘾或打发时间,有没有陶冶性情之用,我说不透。但真正的围棋大家,已置胜负于之外,在超脱释然中享受围棋。只有抛开了胜负的计较,浑身轻轻松松,心灵空空荡荡,处在此境,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而产生许多攻城掠地的奇思妙想。人们屡屡感叹“大赛无名局”,就是这个道理,尤其是胜负事关重大的时候,便开始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不敢祭出新的招法放手一搏,从而缓招不断,深陷胜负之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说世事如棋,这话一点也不假,智者能看得深远,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而愚者却是寸土必争,结果屡犯错误,留下遗憾。

一盏茶,喝到凉却,一出戏,看到落幕,一局棋,下出人生。棋道如禅道,禅是甘露,滋养众生,棋是轻风,抚慰心灵。世间的万物皆为寻常,皆是无常,唯诡异的棋局,只有走过,才能体味深奥妙然,才能理解从容自在,才能顿悟空无玄机。光阴如云,日影如飞,远远的透过黑白世界,云水无涯,浮世清欢,见远山石径,萤火明灭闪烁,再回首,已是叶落空山,归鸿望断。落子无悔之时,人生已近迟暮,尝尽风尘,守住人生的每个劫争,只当守住自己的初心,在黑白中端静安素。

记得有一次三星杯世界围棋大赛,由韩国棋手申真谞对日夲棋手许家元,开局许家元下得很好,棋到中局,许家元四角穿心,胜率领先,要爆冷门了,赢下比赛似乎水到渠成。刚好有点小事,我便下线了,办完事回来,泡了杯香茗,点上支烟,悠闲地打开直播,回头再看之时,许家元已经认负了,四角被掏去三角,真的是不可思议。于是我留评:许家印四角穿心,优势显著,胜利在望。但棋局风云莫测,变幻无穷,瞬间四角丧三,优势尽失,直至失败。人生如棋,咋日的辉煌并不意味着今天的繁华,时事沉浮,命运难料,沧海桑田,一切都在禅意中。许多棋迷给我点赞,也明知我将许家元写成许家印,但没人去点破,那时,恒大已经负债累累,走下神坛,我以棋寓事,图的就是那么点味道,那么点禅趣人生。偏偏就遇到个粗心的直爽人,好意地提醒我:不是许家印,是日本的许家元。我顿觉无味,犹豫了半天,还是将留评删除。

禅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越说越深奥,越说越糊涂,结果说到最后,离禅却渐行渐远了,等于什么都没说。禅:不立文字,不去辩明,直指人心,见悟成佛。也就是说,禅不能说,也不好说,说出来就不是禅了。许家印会不会下围棋,我不知道,但恒大的兴衰不正如一盘棋局吗?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禅就是这么个奇怪的东西,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思维,一种意识,一种期待,手拈棋子,心中有禅。暮鼓的晨钟轻轻的敲响,滋润着你我的胸怀,深谷中芬芳的幽兰,庭门深处的静谧,木鱼清脆的回声,与棋盘上的峭烟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股明净的清溪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在禅意中体会和感悟人生。

我这个人读书向来不求甚解,一是习惯使然,二是读个痛快,如同喝酒,对了味的,合了脾气,则会畅饮,则会求醉。但我也不会毫无选择性地去读,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个人认为,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需要而读些专业之类的书藉,或因日常生活的需求而读些实用知识的书。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清闲的时光,可选择一些有趣的读物最好,或看一些武侠悬疑之类的书。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出于这个目的,不仅文雅了,而且高远了,人文经典之类的文章最好……总之,读书,既吸取营养,又陶冶情操。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我很少出门,连百里的跋涉都难有,更何况我喜欢静,无事的时候,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泡上一杯香茗,品茶时,可能书读多了,又有了人生如茶的感概,初饮时也许会觉得苦涩,待到回味时,会让人体会到茶的甘甜与醇香。这都是读书带来的思索,让脑子里充满了想象,或者叫顿悟。小院安静,携着凉风,芬芳馥郁,清爽怡人。各种鲜花盆景郁郁葱葱,开放有致,而且,还是读书的缘由,看着院里的花,便有了浪漫的联想:红玫瑰是爱情,瓜叶菊是快乐,一盆小小的红枫是相思,而那藤藤蔓蔓牵牛花是一生的牵挂……花有禅语,时光清浅处,花香染流年,茶馨生暖意,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就像一株小草遇见了久违的甘露,一朵花开遇见了灿烂的阳光,生命被沁润,灵魂被纯净,姹紫嫣红,淡泊宁静,书中乾坤,妙蕴人生。所以,读书品茶,倚风听雨,赏花凝月,让日子清简如水,也是种享受或乐趣。禅的时光,总是寂静无声,外面的世界风云交替,车水马龙,唯在小院里读书时,安然平和,空荡无尘,如此清淡,不是疏离红尘,而是不仅要读书,且要在书的世界里把自己修炼的更加智慧。人生就是一夲书,蕴含着无解的禅语,时光依然如旧,只是读这夲书的人,或许老了,但心灵早已返璞归真,随缘而安,即使是清月情愁的咋日,也只是刹那间的惊鸿。

如今的社会,奢谈或享受读书的人愈来愈少,一般人为了生活的关系,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终日繁忙打工糊口。生意人在商战中勾心斗角,那来的闲情去从容地读书呢?政客们更是绞尽脑汁,整日沉浸在会场和宴席上,想着升官发财,根夲就没有读书的心情。其实,他们并非不能读书,只是不去读书罢了,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于自己是否喜欢,其余皆不足道。

但我觉得,读书仍然是魅力无穷,诚如禅宗灯录所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于现代人而言,"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读书可以晋升名利,博取官禄的敲门砖,所以诱惑得苏秦以锥刺股发愤读书,诱惑得董仲舒专心读书竟致"三年不窥园”,这种思想逐渐固深,让许乡孩子失去了童年的乐趣。这样的读书未免太功利,太乏味,但若想改变人生,也是无可奈何。读书似品茶,如喝酒,若弹琴,像下棋,个中的禅意,只有自己去体会。读一夲好书,就像与一位挚友娓娓而谈,看到那位心仪已久的作者和文字,从字行间向你款款而来,从而让你心中的郁闷,思想上的困惑,在书里迷雾陡散,丽日重见,或偶有顿悟,茅塞顿开,或灵感突来,文思泉涌,或积年迷糊,一朝释然,那也算是真正的爱书读书之人了。所以说,书,犹如一座璀璨瑰丽的大观园,其中的风景是这样的独好,若能登堂入室悉心体味,个中妙趣实在是妙不可言。古人云:“红袖添香夜读书",味在俩人的心心相印,想当年,贾宝玉与林黛玉在大观园里捧读《西厢记》,天高云淡,芬芳馥郁,清风徐来,花香鸟语,实在是温馨得让人好生羡慕。但我们凡人读书,若无佳人在侧伴读,也大可视书为佳人,花前月下,倒也浪漫。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而手中的书就是一花一沙,可融入到你自己的世界中。因此,书是一扇扇窗,是一扇扇可以饱览另一个世界旖旎风光的窗,读的书越多,眼里的风景越美丽多彩,越千姿百态,书中自有好风光,涤净你的心灵。

有时,在小院里读书,特别是欣赏诗词的时候,更觉飘然,更觉禅意无穷。一天酒后,读金圣叹“左有《汉书》,右有斗酒”之篇,感觉真好,昔日古人饮酒促读,文趣天然,咳唾珠玉。于是,在我酒后醺醺然的目光中,种满花草的小院在阳光中灿烂,流逝的时光是回忆的钟声,这是禅境中淡化的演绎和思绪,是一种忘我后的欢乐。春夏秋冬,皆是人生,眼中的一切,于内于外无非是清梦一场,风吹雨过,都是满地的佛光……石上流清泉,林中碎玉声,诗意禅意,诗境禅境,尽在其中。我是很留意这种感觉的,似乎有一种慧根扎在其间,全靠自解自验。许多东西,不可眼见,只可感知,世间之物,充盈天地,动静自然,犹如你走过的路,回头望一望,许有遗憾,也有微笑。既然如此,你喝上一杯香茗,读上一夲好书,便可送走一个苍白的早晨或风雪黄昏,心之犁铧,于无声中悄然破土。书,能知人生之艰难,体味世界之浩渺,晓然天地之苍茫,寂寞时不孤独,受苦时不悲忧,遇创时不气馁,宠爱时不若惊,如闲云野鹤,保持一种雍容雅怡,潇洒豁达,那么,你已经人书合一。

花落无言,流水不语,在清明简净的日子里,淡了心情,坐在和风里,沐暖阳的温馨,品潋滟茶汤,读优美诗书,任萧萧落叶,悠悠白云,来来去去,聚聚离离,水到深谷山色空明,山绿满林万状青烟,蒲花柳摇,春笋秋菊,月白如囊茧映雪,凝寒时野舟自横,幽深清丽,飘逸旷远……你在书中,禅意藏心,不觉人生暮,尘间皆是禅。

我曾站在一幅画前,久久地凝视着。画面是一条江,雪后的江面上,泊有一条小船,一位老翁举竿垂钓,甚是萧然。一块石头上有题铭:《寒江独钓》。画面诗化,题铭也好,特别是那块石头,在我的眼里,很有些禅意。

这个题铭是从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一诗转化而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写出了神奇空寂的禅境,突出了“静”与“寒”两个字。此画画面唯美,用笔清纯,点线墨的交互为用,参错,淡化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却又有着一缕挥之不去的遗憾。原来,作者的人生并不如意,被罢官之后,贬到荒凉边陲,远离亲友,远离家乡,把内心的感受及情绪,用诗和画面表现出来,让世人去体味,从一机一禅,万物色相中细解生命的密码,体悟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其实,我对美术并不是十分的喜受,之所以能在这幅画前久久地驻足,并且深记心中,只是觉得自己和作者一样,同病相怜,算是个不得志者,虽不是罢官流放,但也是碌碌无为,平庸潦倒,悲观失意。所以,总是想着独自一人去千里远山,寻一处世外桃源,静看花开花落,或在水边,在浅浅的月色里,手持钓竿,妄念俱逝,一悟成佛,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洁净的人,便是今生最大的修为。

但我毕竟生活在尘世间,每天都和凡夫俗子打交道,望着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已经官至正厅了,即使是新来不久的新同事,也会飞速地从我的身边穿过,让我远远地遥望。工作了几十年,至今还是副科级的普通职员,心里的这点阴影总是抹不去,牢牢也粘附在胸腔最隐密的地方,时时刺痛着我,让脸发热生痛,似乎干了什么缺德的事。

所以,我才对《寒江独钓》十分地亲近,甚至着迷。可见,一幅画的形成,不是创作时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作者思想的流露,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或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相交融,用一种审美的艺术眼光再现自己的感受。不难理解,我为什么喜欢这幅画了,画面用抽象的线与墨染交错跳动,描绘出在素淡而又含蓄的风景里,在诗意中感受到一种既逍遥又落魄的恍惚。而这幅画的高度与深度,既要有艺术技巧,更要有精神寓意,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技巧,我不懂,门外汉,但我却能感应到画中的禅意,青山绿水,鸟飞蝉鸣,既有失意的无奈,又有淡然的平和,用画面构成的语言,有时更能使人共鸣。光阴如水,日月如梭,我既然能在画前沉思,就知道自己暂不能放下世俗的背囊,我的心还在愤愤不平,不曾理会佛祖的拈花一笑,虽甘平淡,虽无野心,但也认同纸上功名,云中富贵,还要携着沉重的夙愿,行走在人生的路上。

一大早上班,就看见处长站在办公室的门口,逢人笑眯眯的,并且给抽烟的人撒上一支中华。原来处长要搬新居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四十来岁就住上处长楼了,也算是人生赢家。想想自己的境遇,不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坐到办公桌前,我想肯定有许多人,借此机会给处长送礼,要想晋升,处长这一关很重。我曾清高地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升级升职,靠的是能力和贡献,靠的是踏实的工作态度。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太单纯了,与如今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才永远停留在副科级的位子上。我也暗中思量,送些什么给处长,能在退休前混个正科,脸面好看些。年轻的时候,理想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实的磨砺,那些崇高的理想渐渐地丢在了脑后,似乎离我很遥远了,仿佛掉在泥淖里,没有了一丝的激情。

这天下班,碰到了老宋,他是行政处的副处长,和我一起进单位的,由于这点关系,平时待我不错。他开门进山地对我说:你们处长要搬新居了,你要送点什么。他的话直刺我的内心深处,我笑了笑,默然。他递给我一支烟,点燃,继续说:你快要退休了,这是最后的机会,要把握住,弄个正科级退休,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面子上,都要给自己一个交待。我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叹了声气,不知怎样回答老宋。老宋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太老实了,老实人吃亏。人生千疮百孔,总有大大小小的不如意之处,不管怎样总得去努力一下。我帮你想办法,你们处长喜欢字画,我有个亲戚是画家,在本市小有名气,我带你去,给点润笔费就行了。一个人心里若是没有一点的企图,那是虚伪的,听了老宋的话,心里顿时起了漪涟,有了波澜。

星期日,老宋约我去了他的亲戚家,说明来意,画家很热情,泡茶递烟,说些客套话,然后画家铺上宣纸,当场挥毫作画,不一会儿,画作完成,落款,盖印。画面是一棵树,此树枝疏叶稀,还有几片叶子正在飘落,使人联想到的节气可能是深秋,一只小鸟孤零零地立在一根秃枝上,似乎在远眺,又似乎在鸣叫,而树的旁边,留下一大片的空白……我隐约地感觉到此画画面简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只是觉得画面上空白的地方太多,有些萧条或落寂。我问画家能不能再添上点什么,画家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行,这是留白,留的是想象,留的是禅意,如果添上点什么,会影响到画的艺术质量。

上班时,我像做贼似的,瞅瞅四周没人,才轻手轻脚地去了处长办公室,把画呈上。处长打开画,仔细地欣赏,脸上渐渐地露出笑容,对我说:不错,精品,真的是精品,特别是那留白,禅意自在,韵味无穷呀。我无语,庆幸画家坚持己见,没有添笔。看来,处长对书画的确是有研究,颇具艺术眼光,与作者的思维不谋而合,这幅画也算归有所属了。果然,没有多久,文件下来了,我被明确为正科级,心想所愿地退了休。但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心身俱感疲惫极了,就想借酒醉一回,在无人的地方流一下泪……

独倚栅栏,仰望天空,星光璀璨,月色朦胧,在迷离的禅意里反思,遗憾了自己,却又无可奈何。烟云事散,方才还是风尘滚滚,此刻已找不到丝毫的痕迹。推开韶光虚掩的重门,那些封存的遥远的理想,是那么安然无恙地朝我飘来……我目光迷朦,沮丧之余,自己已经永远地失去了什么,苦恼不已的瞬间,只能吸一口清凉的空气,继而转念一想,只能安慰自己:人生的路上,遗憾只是一朵凋零的花,依然有着一种凄楚的美。

一幅画的留白,能用你的想象随意地涂抹:一朵鲜花的清露,可以为你淡淡的送离;天上飘浮的白云,可以守着纯净的天空;院子里几径篱笆,可以看见三两桃李争芳吐艳……抑或是其它的风景,抑或什么也不是。而人生的留白,像是一只孤鹤,守着冷暖不同的日子,守着日夜更替的岁月,不肯离去。或静坐光阴下,泡一壶清茶,听梁间燕子嬉戏呢喃,又或是荷锄在田埂间,牵一头黄牛,遥看天边的晚霞……人的心,面对无数的明天,荆棘也好,鲜花也罢,静守着那份空白,让它一尘不染,从万象纷纭中走出,悟出人生。

来源:多彩枫叶t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