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国际舞台,硝烟弥漫。特朗普上台后,将中国列为头号战略威胁,明枪暗箭一起发,一边挥舞关税大棒“明抢”,一边四处“挖墙脚”暗战。短短数月,美国竟连下三城,外加半个俄罗斯,看似“战绩斐然”,实则暴露其霸权焦虑与战略短视。
2025年的国际舞台,硝烟弥漫。特朗普上台后,将中国列为头号战略威胁,明枪暗箭一起发,一边挥舞关税大棒“明抢”,一边四处“挖墙脚”暗战。短短数月,美国竟连下三城,外加半个俄罗斯,看似“战绩斐然”,实则暴露其霸权焦虑与战略短视。
第一城:巴拿马——霸权胁迫下的“运河叛变”
巴拿马,地处美国后院,特朗普上台后即宣布将整个拉美纳入势力范围,扬言将加拿大列为美国第51州,将墨西哥湾改名美国湾,不排除动用武力收回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这条年吞吐量占全球6%贸易的黄金水道,5个港口有2个被李嘉诚长和实业掌控,2017年巴拿马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超15%,中国跃居运河第二大用户,港口扩建与铁路升级惠及当地经济。然而,美国岂容“后院失火”?
巴拿马运河
鲁比奥上任首访即对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发出赤裸裸威胁:若不退出“一带一路”,将面临“严重后果”。巴拿马被迫终止协议,更戏剧性的是,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火速将43个港口资产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企图“落袋为安”。
然而,中国政府随即启动国安审查,港澳办痛批其“背叛民族大义”,外交部直言“交易影响国家安全”,这场看似板上钉钉的交易,恐成李嘉诚“滑铁卢”。
这场博弈,美国虽得表面“一城”,却输尽道义,更激发拉美国家对强权政治的集体反感。
杜特尔特
第二城:菲律宾——司法霸权下的“傀儡戏码”
菲律宾曾是杜特尔特时代对华友好的“破局者”,却在2025年沦为美国“司法霸权”的提线木偶。
在美国支持下,小马科斯借国际刑事法庭之名,将杜特尔特以“人权罪名”引渡,实则剑指其亲华政策。小马科斯政府上台后,菲律宾彻底倒向美国,不仅允许美军新增基地,更在南海问题上甘当“马前卒”。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以“法治”之名行干涉之实,将地区盟友化为遏华棋子。然而,菲律宾民众对美军基地扩建的抗议声浪,以及中菲贸易额因制裁缩水12%的现实,正撕开这场“傀儡戏”的虚伪面纱。
美国以为拿下菲律宾便可封锁南海,殊不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突破1.2万亿美元,区域经济融合大势难逆。
尼日尔政府
第三城:尼日尔——资源掠夺下的“铀矿陷阱”
非洲腹地尼日尔,全球第四大铀矿储备国,成为美国对华“资源战”的新战场。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威逼尼日尔不许中国开采铀矿。
近日,尼政府驱逐中国企业3名高管,关闭中资酒店,其背后是否有美国的影子,有待揭示。
然而,美国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深耕非洲十余年,已构建从基建到数字经济的全产业链合作网络。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2600亿美元,远超美国的720亿。
尼日尔虽迫于压力暂时屈从,但其铀矿出口60%依赖中国市场,一旦断供,国内经济将瞬间崩塌。美国的“资源劫掠”,不过是饮鸩止渴。
特朗普与普京
半个城:俄罗斯——离间计下的“脆弱同盟”
美国对俄罗斯的拉拢,堪称“暗牌”中的险招。鲁比奥公开宣称“需离间中俄,避免两核大国结盟”,特朗普则以牺牲乌克兰利益为饵,默许俄对乌东势力范围扩张,同时鼓动欧盟对俄能源脱钩,试图将俄罗斯逼入“疏华亲美”的绝境。
表面看,俄罗斯确有松动迹象:2025年初,俄减少对华能源折扣,推迟部分联合军演。然而,中俄贸易额在西方制裁下逆势增长至2400亿美元,占俄外贸总额33%,普京更直言“向东看是唯一出路”。
美国的离间计,不过是利用短期利益诱惑,却难撼动中俄“背靠背”的战略根基。
中美贸易战
阴招背后:霸权黄昏与多极觉醒
美国连下三城半,看似攻势凌厉,实则是单极霸权崩塌前的疯狂反扑。加征对华关税导致本国通胀飙升15%,农业出口缩水20%;军事上自曝“反无人机、高超音速等领域落后中国”;外交上强推“印太经济走廊”却因内部分歧沦为纸上谈兵。
反观中国,一边以关税清单精准打击美国农业命脉,一边推动“一带一路”新增18个伙伴国,覆盖全球75%人口。更不必提斜爆震发动机、稀土提纯技术等“杀手锏”,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沦为笑谈。
历史早已证明:靠胁迫与谎言维系的“霸权秩序”终将瓦解,而“挖墙脚”的阴招,不过是为多极化世界按下加速键。美国的“三城半”,恰似帝国斜阳下的几缕余晖,转瞬即逝;而中国的反击,正为全球南方国家照亮一条“合作而非依附”的新路。
来源:孟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