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往事难忘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0 06:40 4

摘要:我的祖籍在河北省正定县傅家村。父亲康绍曾,出生于1914年4月1日,他在1932年,进入河北省保定有德中学。当时,这所学校与保定二师都是中国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这件事在小说《红旗谱》中有所反映。入学后不久,我父亲经郭耀文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瀚海往事难忘怀

——我的人生简要回顾(节选)

康世才(乳名康兰生)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是耄耋老人。在人生暮年,简要回顾过往人生,留一些实际经历的记录,仅供后辈参阅。

我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孩童时期、初高中阶段、大学岁月、边疆工作与生活。

一、我的孩童时期

(一)国难艰困岁月中家人的逃亡生涯

我的祖籍在河北省正定县傅家村。父亲康绍曾,出生于1914年4月1日,他在1932年,进入河北省保定有德中学。当时,这所学校与保定二师都是中国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基地,这件事在小说《红旗谱》中有所反映。入学后不久,我父亲经郭耀文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左为康绍曾,右为其孙女康芳

同年7月,发生了保定二师惨案,3名共产党员被杀,各学校党组织遭到破坏,我父亲掩护郭耀文逃走,从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5年,为了就业方便,养家糊口,他考入北平交通大学铁路管理学院学习。在校期间,遇到日本制造的华北自治侵略事件,父亲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难加剧,河北省出现了难民逃亡潮流,父亲南下,准备到延安去。这期间,我的姥爷带着父亲怀有身孕的妻子了高换娥,追到河南开封,见到父亲后,严厉地责令他必须带着妻子逃亡,不管到什么地方都要生死同在,不能造成家庭分离的悲剧,并建议他到甘肃兰州,设法谋求工作。1938年3月21日我在兰州出生,乳名兰生。我的出生,彻底终止了父亲想去延安的计划。后来,他带着母亲和我来到甘肃天水,在一个金矿工作。1940年,我的大弟弟康世民在天水出生,乳名秦生。我们在天水期间,经常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有一次轰炸,事发突然,父亲在金矿上班,全家来不及躲进防空洞,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躲在屋内的方桌下面,桌上盖着棉被,炸弹扔到了隔壁的军营里,全家侥幸躲过了这场灾难。我父亲只好带着全家进一步向西逃亡,直到甘肃永登县才稳定下来。康世慧、康永生和最小的弟弟康世平,相继在永登出生。

我们刚到永登,父亲先在永登窑街煤矿工作,后在玉门石油矿务局永登办事处(简称油矿站)工作。著名学者郑振铎与著名画家关山月、赵望云一行三人,赴新疆途中在站内小住,父亲给予热情接待。

离别前,一件由关山月、赵望云作画,郑振铎题字的竖长画卷相赠。

可惜这一珍贵文物,在“文革”中,康永生因担心给母亲带来灾祸,又不甘心被造反派抄走,经母亲同意烧掉了。这并非是多虑之举,因为几天前就有造反派光顾我家,抄走了几本书。

1944年,父亲到永登中学担任教师,曾经教过物理、化学、数学、英语等课程。在永登中学工作期间,正是国共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时期,社会上的言论相对自由一些,我就曾经看过《抗日爱国儿童剧团》在永登的演出,他们演唱了洗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多首歌曲,记忆最深的是《河边对唱》。我父亲虽然早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他的信仰一直未变,他常年定期收到苏联驻华使馆编辑出版的《新闻类编》杂志,上面刊登苏联纪实、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大事、中国内部大事等内容。1947年,我父亲在学校周会上发表了《我的一知半解的辩证法的社会观)的演讲。他用肯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理论得出结论:旧社会一定被新社会所代替,另一位教师更加勇敢,他发表了《国共战场形势之对比》的演讲。他说,共产党是加法,越打越多,国民党是减法,越打越少,结论是共产党一定会战胜国民党。有几个学生受了他们的影响,在夜里偷偷翻墙出去,投奔了解放区,加入人民解放军。1948年春天,发生了永登中学学生殴打县长赵文清的事件。这件事的起因是,当时全国深陷严重的通货膨胀,永登县物价一日三涨,而县政府当局,长期不给教师发工资,教师的生活极其艰苦,难以为继。父亲作为学校教务主任,号召敦师们罢教抗议,引发了大批学生对教师的同情和支持,学生们冲进县政府找县长,闻讯县长在东门外饭馆吃饭,学生们更加义愤填膺,赶到东门外,暴打了县长。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的注意,对父亲采取强制手段,要求父亲集体加入国民党,被他婉辞拒绝。为了使自己和家人们更安全一些,我父亲接受了永登县传播基督教福音堂的聘请,给英籍和挪威籍的两名女传教士教授汉语,并在形式上加入了基督教。有一天永登县三青团书记长,在街上见到父亲,便问他:“康先生,你既信马列,又信基督,你到底是几元论?”面对突然袭击,父亲回答说:“我是多元论”。解放后,国民党县党部的留用人见到父亲竟然被解放军首长邀请到县政府工作,而且还当了县教育局长,顿时忌恨万分,伪造了一份父亲加入国民党的假档案来陷害他。这件事,成了父亲再次要求入党的最大障碍,也成了他1957年“反右”中的罪证之一

(二)新中国成立后家人的生活变迁

1949年8月下旬,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围攻兰州,不到一周,8月26日兰州便解放了。溃败的国民党军队一路不停地西逃,永登成了一座弃守的县城。9月3日,西进的解放军未放一枪一炮,长驱直入解放永登。父亲率领各界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军队首长握着他的手说:我在兰州就听说你了!并热情地邀请他参加组建人民政府的事宜,后来他被任命为永登县第一任教育局长,部队派出参加过延安整风的老干部出任县委书记和县长,他们与父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书记和县长都调到地委和省里工作。父亲在1957年的整风中,因发表“不当言论”,被划为“右派”。母亲带着几个孩子回河北老家种地,经受了三年经济困难的考验。父亲在永登接受劳动改造。由此,除了我已经在1953年入团外,其他四个孩子都被剥夺了入团的资格。1961年父亲的“右派”摘帽,安置到永登二中教英语,由于当时缺乏英语教师,每周安排了25节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的问题得到改正,但仍然保留了一个性质严重的小尾巴,后经申诉复查,1980年彻底平反,仍然在永登二中任教,并被评为甘肃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83年父亲参加了甘肃省第一届离休干部代表大会,受到大会表彰,他的先进事迹刊登在《兰州日报》上。1985年,父亲已是71岁的老人:仍然奋战在教学一线,终因冠心病发作晕倒在进台上,在抢救恢复后,医生发出严厉警告:让他回家休息,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回到河北祖籍养老。2008年12月12日22时逝世,终年95岁

我的母亲高焕娥与父亲同龄,小学文化,患有心脏病,有一双先裹后放的半大小脚,一生尽其能力为家操劳。在她80岁的时候,还拖着细小的水管浇灌菜园,结果不慎被水管拌倒,造成股骨头骨折,卧床10年,2003年去世,终年90岁。

注:作者康世才,乳名康兰生,康绍曾的长子,河北正定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市,最后在市教委主任职上退休。

康绍曾的四个儿子和女儿

康绍曾的后辈们

正定县文庙祭孔仪式

童僖在正定县委县政府大门口留影

童僖妻子施桂芳在正定古城留影

童僖在正定县文庙留影

正定县文庙祭孔仪式的孩子们

文庙

正定古城及云居湖

正定县政府办公大楼

正定县文庙

正定县文庙

正定县文庙

正定县赵子龙雕塑及广场

当年康绍曾就读学校育德中学

来源:文化童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