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有一位名为“北极鲶鱼”的女网友,在网络上大肆发表一些嚣张的言论,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
古有:养不教,父之过!
如今,有些孩子在外头惹祸,却把父母推向了舆论的风浪尖头,倍受舆论压力。
养不教,谁的错?
前有一位名为“北极鲶鱼”的女网友,在网络上大肆发表一些嚣张的言论,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
该女生毫不掩饰的说家里有9位数的存款,而面对质疑她的声音,她更是有恃无恐地地回怼。
甚至口无遮拦地侮辱网友是“下等人”,不仅如此,该女生还发表了有辱国家的言论,并声称家里的金钱,都是国内的“韭菜”们提供的。
网友们顺藤摸瓜,竟然摸出一个大瓜,原来他的爷爷是深圳某部门的领导。
她的这一番玄妙的操作,给她爷爷带去不少麻烦,即使工作上“行得正”,估计也难免“拔出萝卜带出泥”。
常有人说孩子不争叫“坑爹”,这可是孙女把爷爷结结实实“坑”了一回。
本以为这事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教育意义,网络上虽然言论自由,但并不是肆无忌惮地乱来。
养不教,父之过!
最近,网络上又发生一件事情,这几天在不断地发酵,简直一浪高过一浪。
大厂高管的13女儿,由于“开盒”网友引起巨大反响,从而把自己和身为某互联网大厂的高管父亲暴露在公众视线中。
什么叫开盒?也就是REN ROU搜索的意思,简单地讲就是把别人的个人信息,甚至隐私放到公开的平台。
某大厂高管的13岁女儿移居加拿大,热衷于追星,由于她的偶像(韩国某明星)被博主发贴,称其行程安排得太紧为“当天往返,魔鬼行程”。
一网友认为该明星坐头等舱,称不上“魔鬼行程”。随后,被网友人身攻击,并且个人信息也被放上网络。
就连肚子里的胎儿也没有放过,被诅咒其“生畸形儿”,并传播其个人隐私信息。甚至这位网友的老公都被骚扰、挑衅。
有网友称,参与“开盒”(即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者疑似某互联网高管女儿。
这事在网络上连续好几天都被顶上了热搜。高管父女俩的个人信息也被一些“热心”人披露,从而带来不少工作、生活上的麻烦。
尽管高管父亲在其朋友圈发文解释并致歉,但网友们并不买单,有人认为他是在避重就轻、推卸责任。
青春期的痛点
诚然,孩子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面对青春期孩子如何管教?如何预防孩子做出格的事?
其实,类似这样的教养问题,是所有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在面临的难题,甚至是痛点。
我们不得不实事求是地理智看待青春期几大非常明显的特征:
一、好奇心强
孩子到了青春期,其好奇心达到空前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特别是如今网络特别发达,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青春期孩子为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其创造力也达到了空前水平。
他们在虚拟空间里,很难做到独善其身,很有可能会通过一些标新立异的行为或言谈,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从而满足自己有价值的内心需求。
家长和老师能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好奇心,避免陷入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中。
二、大胆冲动
青春期孩子,由于身体、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而三者又很难做到协调、统一。
大脑的掌管情绪的杏仁核发育速度最快,而掌管判断、分析、控制的前额皮质又跟不上。所以,青春期孩子情绪容易激动,做事容易冲动,行为鲁莽不顾后果。
由于体内激素的原因,青春期冲动的性格特点,在他们做决策时,往往不够谨慎。他们会过于依赖直觉和情绪,而忽视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把关,守住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
三、缺失掌控感
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他们会经历许多生理上的变化,如身高突增、体型变化、第二性征的出现等。
这一系列变化会让他们感到陌生和困惑,从而对自己的有一种失控的感觉。
在这种缺失掌控感的状态下,有些孩子就会想办法从别的地方寻求控制感。
比如:加入追星族,做偶像的超级粉丝,从而获得一些特权。
再比如:利用一些资源,做到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以彰显自己的权力、能力、力量、身份和地位。
父母和老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找到掌控感,原则就是“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社会)。
家庭教育的难点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无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觉越来越力不从心。
特别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智能手机?如何利用网络这个资源来实现孩子更好成长?
要知道,连大厂高管的女儿都发生这样不好的事情,更何况我们普普通通的父母,在引导孩子使用网络方面,更是难以上青天?
所以说,如今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只靠父母、老师来维护、执行,是远远不够的。
特别是在如今强大的信息狂流中,父母的力量有一种“蚍蜉撼大树”的感觉,面对沉迷网络中的孩子,特别无助、无力。
结语:共同合作、护航成长
孩子来自家庭,终归要走向社会。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今的家庭教育在更新迭代,父母已经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学校教育也在飞速发展。
至于社会教育,首先得从网管、网控着手,为孩子健康成长结界出一片朗朗乾坤,以便他们蓬勃生长。
一言以蔽之,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齐心协力、共同完成。
来源:成长小树育儿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