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前太糊涂了,以后一定好好改正!”3月18日下午,在枣阳市检察院和枣阳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专项集中教育活动现场,17岁的小林哽咽着说出这句话。这场专为“迷途少年”打造的“变形计”,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叛逆少年潸然泪下?
“我以前太糊涂了,以后一定好好改正!”3月18日下午,在枣阳市检察院和枣阳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专项集中教育活动现场,17岁的小林哽咽着说出这句话。这场专为“迷途少年”打造的“变形计”,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叛逆少年潸然泪下?
“点检+报到”,纪律意识“根植入心”。“请报出你的姓名、矫正期限......”活动一开始,某监狱抽调干警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逐一进行身份核验。点检这一环节不仅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社区矫正不是“走过场”,而是严肃的法律程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案例+互动”,法治课解锁“成长密码”。枣阳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姜曼指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督促未成年人改正错误,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的方针,积极协同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随后,枣阳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检察官张红霞采用“案例+互动”的形式,以“身边事”警示“周边人”,用“小案例”诠释“大道理”,引领大家深入了解未成年人高发案件,促使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深刻认识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同时,检察官还详细讲解了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和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打开心结,直面过去的错误。
“社区矫正是社会化的一种刑事执行方式,更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让大家在学会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能静下心来反思自我、获得成长。”检察官说道
“观影+分享”,沉浸式体验“心灵震撼”。当《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在大屏幕上播放时,现场一片寂静,影片中,少年犯的忏悔、父母的泪水、受害者的痛苦,深深触动每个人的心灵。观影结束后,一位少年忍不住发声:“我真的很后悔,如果能重来,我一定不会干违法的事。”
“寄语+希望”,多方合力共筑“成长港湾”。此次活动不仅聚焦正在接受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还特意邀请了家长和监护人共同参与。检察官强调:“家庭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社区矫正中守护孩子顺利完成监管的最后一公里,家长的法律意识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活动中,检察官提醒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一位家长感慨到:“以前总觉得孩子的事不用干涉太多,现在才明白,家长的监督和引导如此重要。我会和孩子一起学习法律知识,多花时间陪伴他,做好他的‘法治守护者’。”
在活动尾声,一名正在进行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也谈了谈自己的收获:“我刚接受社区矫正时,还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只要不犯大错就行。但今天听了这些案例,我彻底明白了,路走偏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及时回头,社区矫正是法律给予我的改过机会,我会认真对待,坚决改正错误。”
最后,枣阳市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局长杜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挽救和帮助罪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他强调,社区矫正对象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公益活动,顺利完成矫正,早日融入社会。
据悉,此次活动是枣阳市检察院和司法局创新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次积极探索。未来,两部门将继续携手,用爱心和耐心为“迷途少年”点亮“归航灯塔”,助力他们“向阳花开”,重新绽放生命光彩!
来源:枣阳检察
来源:枣阳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