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宇航员返航暴露技术差距,中国返回舱冒火,美国咋不会?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0 17:30 4

摘要:被困太空的两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飞船返回地球,相关资料视频曝光后,引来不少网友围观,有人已经发现美国飞船着陆的特别之处。

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被困太空的两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飞船返回地球,相关资料视频曝光后,引来不少网友围观,有人已经发现美国飞船着陆的特别之处。

为什么中国飞船着陆冒火花而美国飞船不会呢?是技不如人还是各有所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美两个航天大国公布资料视频后,不少人都会仔细对比两者的区别,试图从中分析,究竟两国的航天技术孰高孰低。

早些年大家讨论的话题有美国航天员出舱就能走,但我国航天员还要被人抬出来。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按道理讲我国航天员也能走出舱,我国是为了保护航天员,才直接安排有利条件把他们给抬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络上能引发相关讨论的话题还有很多,这些年比较火的,莫过于美国航天器着陆不会冒火花,但我国航天器着陆会冒火花的问题。

因为无论是中国的神舟飞船,还是美国的龙飞船,它们的返回舱返回地球前都要经过减速、绕地球飞行、经历1000度高温后才能正式返回地面。

返回舱的外壳是能经得住高温,它和空气、太空中的碎屑发生摩擦产生火花也是正常的事情。

官方公布的很多资料视频中,也有这样的细节,比较引人关注还是返回舱即将落到地球上的这段距离。

视频画面上的返回舱从距离地球表面越来越近,到展开降落伞,整个过程看似毫无波澜实则暗藏凶险之处。

这次美国返回舱落到地球上前,用到的是4把降落伞,2024年我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用到的是1把降落伞。

资料画面

双方在降落伞上的安排有所不同,更多地是牵扯到一些习惯性的问题,和技术高低没有太大的关联,但返回舱着陆冒不冒火星,就牵扯到一些技术问题。

像美国的龙飞船返回舱,最终是降落到海里,海水的存在不光能扛得住返回舱的冲击力,还能成功帮助返回舱进行降温,后续美国工作人员的协作也很到位。

资料画面

专门有相关工作人员在海上接应返回舱,负责将返回舱打捞到特定的船上,再打开返回舱,把4名美国宇航员从里面接出来。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迷茫,去年美国被困太空的是两名宇航员,如今资料画面上却显示有4名宇航员返回,这背后藏着美国曾公开过的一次航天计划。

美国宇航员

2024年6月美国宇航员被困太空后,美国的航天计划还没有停止,又送了两个宇航员上天。

新上去的宇航员,还和被困太空的宇航员进行过交流,美国分享宇航员动态时,专门传出过珍贵的资料画面。

画面上的被困宇航员还面带笑容地鼓掌,欢迎新成员的加入。

资料画面

照片上的宇航员们穿的衣服颜色不同,他们的身份、上天的时间也有所差异,但他们看向镜头的那一刻,都不忘嘴角上扬,向外界表示他们的状态还不错。

如今两名被困的美国宇航员回家也是这样,协助他们出舱的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小心谨慎地迎接他们的到来。

被困的那名女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笑得合不拢嘴,露出了自己洁白的门牙,还抽空向周围的人挥手致意。

资料画面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不需要过多地走路,就已经坐上专业的小推车被推走。

另外那名和她一起被困的男宇航员,出舱后还站立着迈开腿,以一个走路几乎不用外界帮助的状态,和周围的工作人员见面。

但他最终也被工作人员送到专业的小推车上推走,他和同事返回地球后,也终于结束了长达9个月的加班,未来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和各种条件进行休整。

资料画面

2024年快到年底,美国还计划今年2月份就把两名被困的宇航员给接回来,没过多长时间又公布信息,表示自己可能要晚一些才能完成这个计划,如今说到做到,果然将被困的美国宇航员成功送到地球。

美国宇航员滞留太空9个月,还能成功返回地球,不难发现美国还是有点科技硬实力在身上的,同样是能送航天员往返的国家,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少人都质疑,我国返回舱着陆又是冒白烟又是冒火星,和美国返回舱着陆的情况大不相同。

中国返回舱着陆

中国返回舱着陆资料画面截图

美国返回舱着陆过程

那是因为我国返回舱落在陆地上,没有海水的缓冲和降温,这并不是我国技术达不到,而是我国另有高超的技术在支持。

返回舱成功过落到陆地上,不光反推发动机的推力要够,发动机的体积还不能太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返回舱本身的体积就比较有限,要载上航天员和各种设备,还要配备4台反推发动机,没有太多空间可以被浪费。

4台反推发动机的动力等参数,也需要经过精密的调整,保证它们的推力相当,我国宇航员坐在返回舱上着陆,才会尽可能地平稳。

提到平稳这个话题,就不得不提我国的返回舱着陆,最终要逐渐降下落的速度,还要落到指定的陆地地点,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年我国迎接着陆的返回舱,都是提前准备好场地、工作人员,连相关的救援措施都做得相当到位,为的就是保障宇航员们的安全。

我国返回舱着陆时冒火星,但舱内的宇航员们依然是安全的,他们出舱时身上的航天服完好,还有着完善的保护装置,相对而言也更加安全。

和美国返回舱落到海面上不同的是,我国需要克服更多发动机推力、返回舱耐热等方面的问题,难度系数不亚于美国返回舱落在海里。

而有关中国和美国航天实力之间的对比还有很多,比如2024年我国“太空快递”已经用上了3小时对接方案、2022年,我国的天舟五号执行任务是,实现了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

还有我国的空间站载人交会对接,已经从44小时缩小到6.5小时,同样的交会对接,美国需要2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

国与国航天实力拼到最后,拼得还是科技实力,相关项目背后的研究人员、执行人员都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经历,他们的个人发展、人生安全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和保护的对象。

信源:

美国宇航员终于回家 出舱画面来了

2025-03-19 08:11·央视新闻

与国际空间站接驳成功,“龙”飞船要接滞留美宇航员回家了

2025-03-16 15:37·观察者网

博士乘组返回地球!直击神舟十六号返回舱着陆瞬间

播放 76万发布于 2023-10-31 08:42青蜂侠

美国宇航员终于回家 出舱画面来了 2025-03-19 08:11·央视新闻

与国际空间站接驳成功,“龙”飞船要接滞留美宇航员回家了 2025-03-16 15:37·观察者网

博士乘组返回地球!直击神舟十六号返回舱着陆瞬间 播放 76万发布于 2023-10-31 08:42青蜂侠

来源:青菀杳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