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囤地雷:5国将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中国为何从不签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0 18:02 3

摘要:3月18日,波兰和波罗的海3国的国防部长联合发出声明,称有意愿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重新开始囤积地雷。加上芬兰在2024年底就声明考虑退出该公约,准备退出公约的国家达到了5个,一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

【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3月18日,波兰和波罗的海3国的国防部长联合发出声明,称有意愿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重新开始囤积地雷。加上芬兰在2024年底就声明考虑退出该公约,准备退出公约的国家达到了5个,一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图片来源:网络

《渥太华禁雷公约》出现于1997年,从1999年开始生效。公约的主要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禁止杀伤性地雷的制造、囤积、传播和使用。截止到目前,全球一共有164个国家签署。除上述国家外,乌克兰也曾是缔约国。但是几个主要的军事大国,包括中、美、俄等都未曾签署该公约。此次有意愿退出公约的5个国家,全部都处在俄罗斯周边,这绝非偶然。综合来看,他们退出的理由主要有两个。

一是这些国家因为俄乌战争的爆发感受到了巨大威胁,而地雷即使在高科技的现代战争中,也一样被证明在防御战中有着无法被取代的价值。俄罗斯本就不是公约签署国,所以从战争一开始就大量使用地雷。尤其是配合龙牙、反坦克壕沟后,大量的混合雷场有效在2023年夏季,阻击了乌克兰军队的大反击,让乌军装甲部队寸步难行。对于这几个国家来说,和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实力本就尚有差距,地雷的作用就更加不宜被忽视。比如波兰总理图斯克就承认,地雷在现代战争的国土防御中依然很有效。

▲俄乌交战区留下了大量雷区,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乌克兰虽是公约的签署国之一,但对条约的遵守已经名存实亡。2024年11月,美国在对乌克兰的新一批军事援助中,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地雷,主动帮助乌克兰打破了对公约的遵守。美国这一举动起到了“带头作用”,刺激了其他国家,于是他们纷纷开始抛下道德负担,重新评估地雷的作用和公约的实际约束力。芬兰和立陶宛的官员就称,美国的决定证明了在现实问题面前,条约约束力有限。说的直白一些,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有什么就用什么。面对生存危险,道德显然并没有那么重要。

实际上这些国家在一开始之所以签署条约并禁止地雷的使用,主要考虑的是战后地雷的残留对平民造成的长期伤害。这些国家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忽略了“生存问题”。不过他们之前所以如此,也是因为要么是被美国庇护的北约成员,要么就是之前的中立国。在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自然可以把“道义”摆上高台。之前这些国家也常以此从道义角度批评他国,尤其是中国。结果证明,在感到威胁后,他们也纷纷撕掉了“虚伪”的面具,在同一个问题上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脸了。

▲俄乌战场上正在布置地雷的乌军士兵,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国际公约,《渥太华禁雷公约》确实也没什么法律约束力。在一开始就可以自由加入,也可以自由退出。这些国家递交退出说明后,会在6个月后正式生效。虽然公约中写着不能在战时退出协议,但乌克兰的行为已经证明,这项规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加拿大的人权组织“Mines Action Canada”批评称,这5个欧洲国家的行为十分软弱,助长了俄罗斯破坏国际秩序,实际上俄罗斯根本就没有签署过。只能说“末世先杀圣母”,加拿大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让俄罗斯当加拿大的邻国,估计这种话他们自己也就说不出来了。

中国对禁雷公约一直持谨慎态度,1997年,中国外交部就发布过声明称,地雷是“合法的防御性武器”,对保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至关重要。事实也证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次战争中,解放军部队都曾大规模的使用过地雷。因为地雷造价便宜,使用方便,用得好甚至比导弹都管用。解放军库存可能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枚地雷,看上去庞大,其实一点也不多。因为中国有着2.2万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与14个国家接壤,其中还包含着潜在对手和众多的不稳定地区,没有地雷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常年主动坚持参与国际扫雷这样的人道主义工作,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当初我们加入条约,还需要按照条约规定,把所有的地雷都销毁,这无疑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中国在众多问题上,都不刻意追随西方的脚步和主导。主动销毁地雷,看似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层面的一点点声望,但代价是自己国家的安全,根本不划算。而且中国并非全无作为,从1996年开始,中国就承诺不对外出口地雷,并积极参与在非洲、东南亚地区的扫雷活动。如果他国愿意禁止地雷,我们也给予称赞,但让中国主动放弃使用地雷是不可能的。从最终结果来看,显然中国的决定更有先见之明。只能说,这5个国家的决定并不意外,另外“白左”的话真是一点也不能信。

来源:军武次位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