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独特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文明。
梅花礼赞
文/郭有三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独特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几千年来,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文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阳春三月”,正是踏春赏梅的季节。洛阳最佳的梅园位于隋唐遗址植物园西门东南角,面积达110亩,种植各种梅花一万余株。来到梅园,只见入口处,一树红梅灿烂绽放,如云似霞,热烈如火,似盛装丽人欢迎我们到来。
走进梅园,仿佛置身美丽画卷,各色梅花花枝招展,或白或粉,绚烂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春日梅园,阳光灿烂,游人如织,梅花吐艳,如锦似绣,秀色可餐,交织成一幅美妙的画卷。园内小径曲折蜿蜒,移步换景,一树一树梅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红梅和白梅正在盛花期,红的像夏日的晚霞,白的似冬日的瑞雪,在枝头肆意绽放。一阵微风吹过,花枝轻颤,落下一地红花,送来缕缕清幽的梅香,让人心旷神怡。阳光透过稀疏的梅枝,在青灰色的步道上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其镀上一层金箔。
在一片盛开的梅花空地前,一群中老年朋友在举行诗歌朗诵会,他们用美妙的诗盛赞梅花的品质,歌唱春天的美好,用嘹亮的歌声讴歌新时代,吸引着游客观看欣赏,人群中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使春日的梅园显得生意盎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梅园南面城墙脚下,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专心致志地写生。他们用稚嫩的画笔将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春意盎然,把梅花的形态描摹得栩栩如生,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观看。这些精美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学生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对梅花的喜爱,也为梅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看到了祖国的花朵在教师的哺育下正在茁壮成长。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想到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的女主角张桂梅。剧中通过“山花烂漫”象征希望与生命力的意象,来比喻张桂梅校长如梅花般在逆境中绽放的精神。她扎根山区40余年,默默奉献,把美丽和智慧留给学生们。正是有了她的坚持和付出,点亮了大山深处的希望之光,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品质是她用一生践行教育理想的缩影,正如她亲手栽种的桂梅,在贫瘠土壤中绽放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把命搭上都要办成女高",她以绝症之躯扎根滇西山区,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1800多名女孩的命运转折点;家访行程超11万公里,磨坏15双布鞋,用生命丈量教育公平的尺度;“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她培养的毕业生主动返乡支教比例高达45%,形成改变山区命运的“教育星链”。这些品质共同铸就了新时代的“桂梅精神”:既有传统士大夫“为天地立心”的担当,又饱含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百年树人”的精神。
张桂梅喜欢唱《红梅赞》,名字中的“梅”与梅花坚韧、高洁的意象高度契合,歌词中提到的“千里冰霜脚下踩”,不仅是对张桂梅精神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无畏无惧的态度。那种在严寒中依然坚强向上的力量,正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所需要的精神和勇气。2020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桂梅的颁奖词中写到: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
梅花在严寒中盛开,展现了不畏逆境、顽强生存的力量。张桂梅是崖畔的桂,也是雪中的梅,她带给大山里孩子们春天的希望,命运的改变。张桂梅的事迹与梅花的精神相得益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梅花品格”。正如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她的光芒照亮无数人的道路。她的故事激励我们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追求目标时,要坚守高尚的品格;在帮助他人时,要秉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桂梅是新时代的楷模,她的“梅花”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作者简介:
郭有三,笔名安乐书生,农行洛阳分行工作,现居住于洛龙区安乐镇洛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是一个有一定金融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工作者。参加工作后,长期从事于客户营销、信贷管理工作,撰写的《信贷资产良性循环的实践与探索》一文,在河南省农行交流学习,关于信用卡、零售业务、信贷方面的工作心得在农行总行发表,在市级媒体发表宣传报道作品多篇,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业余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读书写作,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写作是利用闲暇时光为人们留下有意义的美好故事。
来源:一轮明月皎洁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