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兵时写下一首歌词,后红遍大江南北,未得一分报酬他却说值了

摘要:1999年12月底,为庆祝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强大的演出阵容奔赴澳门庆祝演出,其中不乏大牌明星,而在一众大牌明星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皮肤有些黝黑,手掌结满了茧子,一副满经沧桑庄稼汉模样。可著名作曲家沈亚威见了他感慨不已,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握

1999年12月底,为庆祝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强大的演出阵容奔赴澳门庆祝演出,其中不乏大牌明星,而在一众大牌明星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皮肤有些黝黑,手掌结满了茧子,一副满经沧桑庄稼汉模样。可著名作曲家沈亚威见了他感慨不已,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握着他的手说:“我唱你写的歌唱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见到你,真令人高兴!感谢你为我们写出这么好的歌!”

这人到底是谁?他正是《战士第二故乡》的原词作者张焕成,回首他的人生,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张焕成原名应日友,出生在浙江省仙居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庭遭遇一系列的变故,他的童年可谓是曲折坎坷。

张焕成3岁的时候,其父亲应直明因病去世,给这个家以沉重打击,母亲小冬花独自拉扯他和哥哥长大,可想而知有多艰苦,可命运有时候就是那么不公平,真就应了那句话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其父亲去世3年后,母亲因为长期操劳过度也离开了他们兄弟俩。

自此,6岁的张焕成和10岁的哥哥应月友相依为命,孤苦无依地在世上挣扎着,不知命运的巨轮会将他们拖向何方。

就在这时,远在浙江安吉县的大伯得知俩侄子的艰难处境后,决心抚养他们兄弟两,不远千里赶到仙居来接他们,此刻,对于张焕成而言,就犹如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如果事情顺利,或许他的人生会是另一番景象,可偏偏现实又给了他一耳光,在从仙居到安吉的路上,又出现了意外。

那时交通不便,来回的路全靠两条腿,年少的张焕成和哥哥应月友很快就难以承受路途的劳累,一路上全靠大伯轮流背着走。

结果走到东阳时,大伯也体力不支了,照这样下去,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安吉,无奈之下,大伯便先将张焕成托付给当地的一位熟人,说等把大哥带到安吉后,再回来接他,结果这一别没了音信。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张焕成一直在盼望着大伯的到来,可春去秋来,又春去秋来,一盼就是三年,始终未见大伯的身影,最后等来的却是被卖掉的结局。

张焕成被以70斤的黄豆、140斤的小麦、280斤稻谷的身价被卖给一个寡妇(姓娄)当儿子,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张焕成。

来到娄寡妇家,张焕成的日子过得更艰苦了,娄寡妇并未把他当做儿子看待,而是把他当成了一名随意驱使的“劳力”,9岁的张焕成受尽了苦楚,看牛、砍柴、做农活,什么都做,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娄寡妇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对张焕成非打即骂。

就如张焕成后来自己说的那样:自从踏入这家起,便像掉进地狱一般,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整天洗衣、做饭、喂猪、放牛,里里外外所有的活计都得干。

好不容易熬到了 17岁,张焕成最后借口上山烧炭,才算逃离了那个生活了十多年的“地狱”。

俗话说“否极泰来”,后张焕成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个贵人公社书记,在他的动员下,张焕成从深山走出来,报名了参军。

1958年的12月,18岁的张焕成顺利通过兵检,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奔赴南京军区驻舟山海岛炮兵某部当兵。

入伍半年多来,张焕成深感海岛守备战士的艰苦,心有所感,仅上过三个月学堂的他用诗歌的形式在笔记本上记录起自己在部队的一些内心感受。

尽管有好多字他都不会写,但内心的那种狂热,让他笔根不缀,不会就学或是向战友们讨教,历时三年时间,修修改改,最终他完成了《战士第二故乡》歌词的底稿。

1963年春,当时南京军区文艺工者沈亚威、向彤两人来到东福山岛深入生活,看到了张焕成写的这首诗歌,被诗句中所表达出的坚强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

之后,向彤在张焕成创作的基础上,稍作了修改,将这首歌的主题和守岛战士胸怀祖国的理想联系起来,并将题目改为“战士第二故乡”。之后沈亚威又给这首歌谱写了曲子,就此《战士第二故乡》这首歌诞生了。最初由歌唱家顾松民在63年的全军文艺汇演首次演唱,获得好评。

而在这一年,张焕成却退了伍,之后他很幸运被招工到南京军区后勤部建筑总队当安装工。

按农村人们的话说,这是跳出了“农门”吃上了皇粮,可命途多舛,在建筑总队只待了2年不到,由于军区后期部减员,张焕成被精减回乡,又回到了农村做回了农民。

几年时间里,犹如坐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大家说他没有好命,村里有的好心人担心张焕成想不开,前来安慰他。

可自小经历风风雨雨的他,在25岁的年纪有着同龄人不一样的成熟稳重,他说:国家有困难,应该理解国家的难处。

很快,张焕成就从失落中走了出来,开始和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起下地劳动,当起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活拮据,尤其是组建了家庭,为了养家糊口,他还去学了弹花做棉胎的手艺,每到农闲时,就走村串户为人们做棉胎,挣点钱贴补家用。

然而就在他还在为生活四处拼搏时,那首《战士第二故乡》经李双江的演唱渐渐在部队、城乡流传开来,不久火遍了大江南北。

当时,张焕成也得知了这首歌正是自己当年写的,但他从未告诉过别人自己是这首歌的词作者,以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是仍旧在小山村里默默地披星戴月地侍弄着农活。

直到1984年,解放军东海某舟山守备营举行一场活动时,才突然想起这首被誉为“岛歌”的原作者张焕成。

最后部队通过仙居县人民广播电台播找到了张焕成,这时,大家这才知道,这个当了20多年的农民竟是《战士第二故乡》的词作者,无不为之惊叹。

1999年,澳门回归,张焕成再度收到邀请,随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明星阵容一同前往澳门参加庆祝演出,这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晚会上,张焕成见到了昔日为这首歌作曲的作者沈亚威,还有首次演唱这首歌的顾松民及后来唱红这首歌的李双江。

沈亚威握着张焕成的手说:“当年的小张也变成老张了!”

岁月沧桑,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李双江则上前握着张焕成的手说:“我唱你写的歌唱了这么多年,今天终于见到你,真令人高兴!感谢你为我们写出这么好的歌!”

此事过后,各种媒体不断来采访张焕成,最初大家的关注点是张焕成怎样写出这么一首歌的,可当大家知晓了作为一首名曲歌词作者的张焕成,在现实生活过得如此拮据时,这种反差,让大家感到很时是困惑。

有人问他:“为何不早点告诉大家自己是《战士第二故乡》的歌词作者?”

还有人说:“凭你创作的《战士第二故乡》这首歌对部队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完全可以向有关部门给予一些特殊的照顾。”

还有好心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向曾出版发行过歌曲的音像部门追讨著作权和相应的稿酬,用以改善晚年生活。

面对媒体记者的困惑和旁人的建议,张焕成却淡淡地表示道:

“算了,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再说,这首歌之所以受欢迎,又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智慧,虽然写这首歌我未得到一分钱报酬,但我却因它而感到光荣和自豪,这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

面对《战士第二故乡》歌曲的走红,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说自己的作用微不足道,也从未想以此来捞取什么好处,也从没有去想过。

相对于这些,他更注重的是活在当下,就如他自己所说,在部队当兵就要好好当兵;在单位,就要好好当工人;在农村,就要好好当农民……

在现实社会里,荣誉是获取金钱,得到地位的敲门金砖,不少人挖空心思往这上面去靠,在获得一定荣誉后,便以此来损人利己,争权夺利,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而能在面临生存困境还能正视荣誉,不以荣誉作为捞取金钱地位的资本,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想让,张焕成就是达到了,仍在为温饱而劳作的他,能在成绩荣誉面前的淡然如云,无疑使人敬仰,写到这,笔者也不由恍然大悟:为什么《战士第二故乡》能久唱不衰,我想是这首歌融进了作者一以贯之的高尚品格,让这首歌有了灵魂!因为物质会随着时间消逝,精神却是日久弥香。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