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每天工作8小时不够,那就工作13个小时,甚至15个小时,16个小时……总想着只要自己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弗吉尼亚大学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会自然而然的默认以加法为基础解决问题。刚
洛克菲洛曾说,“整天都用来工作的人,是没有时间来赚钱的。”雷老板也曾分享过一个观点,“成功的核心在于少做一点事”。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每天工作8小时不够,那就工作13个小时,甚至15个小时,16个小时……总想着只要自己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就一定能够成功。弗吉尼亚大学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会自然而然的默认以加法为基础解决问题。刚毕业的那些年,小编也是这样过来的。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发现不管自己多么的努力,都没有真正的实现想要的财富自由。再看身边那些努力工作,一天都不敢休息的人,大多数人过得也都不幸福,就像歌词里唱的,成年人的崩溃有时就在一瞬间。
反而是那些看似每天都不用工作的人,或者工作时间特别少的人,她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甚至可以说丰富多彩。
有研究表明,专注工作90分钟以后,人的认知能力会急剧下降。你的大脑并不是为持续输出而生的,我们需要定期休息!
年轻的时候,工作的时候累了困了,都会给自己冲上一杯咖啡续命,也有同事会到楼梯间吸根烟,回来之后靠着意志力继续工作。
有没有跟小编一样的人,上班的时候不愿意每周都休息,而是连续工作20天左右,连续工作20天左右,然后请假休息三五天。
也从来不愿意加班,不耐烦开会,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些奇怪,当时我的这种工作模式,每个月的业绩都还挺不错。发展到后来,只要业绩掉了,领导就会主动来问我要不要休息几天。
现在想想,真的很幸运遇到那些曾经的领导,上班生涯没有痛苦,反而是一段愉快的时光。今天才明白自己不是特立独行,只是进入了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研究者米哈里发现,处于心流状态的人比那些在分心状态下完成任务的人,工作效率要高出500%。
什么是心流状态?简单的解释,就是忘记吃饭喝水,忘记周遭的一切事情。就像故事里的王羲之,练字练到投入的时候,错将墨水当做蘸料吃了,这就是心流状态。确实,就算到现在小编在投入工作的时候,也经常会忘记时间。
创造了“心流”这个词的米哈伊在一次采访中这样描述心流,“心流是个体对某一项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推动自己完全投入某项活动的一种情绪体验或者状态。是为了一项活动本身而完全参与其中,甚至忘记自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因为整个人都参与其中,所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技能。”
怎么进入心流状态,总有朋友问我每天一个人会不会觉得无聊,答案是并不会!因为现在的我每天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对生活感觉很满意。
但其实现在的淡定都是用无数的坑堆叠起来的,为了能够自由的居家工作,买了很多的课程。从最初的只要有人给我推荐就会买,到现在的每年只买一两个就行。
可是一年到头,翻看账单的时候才发现,辛辛苦苦赚的钱都为这些“知识”付费了,重点是很多课程都是有期限的,一年为期的很多。很多已经过期了,其实都没有看完。
再看当时买课的心路历程,大抵是这样的,第一是感觉抹不开人情,大家都是朋友,能帮一点算是一点呗。第二是觉得反正都是知识,价格也能接受,买了也就买了。这也许就是很多人说的,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吧?
还记得第一次走上知识付费的道路,是因为自己每天看店实在太无聊了,当有人来推广说可以帮我把店开到网上,帮助我代运营的时候,啥也不用自己做就能卖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谁会拒绝呢?
但因为自己啥也不懂,最后发现钱都被代运营赚走了,自己烧了广告费,利润却少的可怜。加上这些年的趋势,大家都在网上搞钱,好像如果不做点网络兼职,就跟时代脱轨了似的。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因为被卡过脖子,就只相信技术学到自己手里的,才是真的技术,知识放进自己脑海里,才真的是自己的知识。很多人又鼓吹学习知识最快的方法就是知识付费,然后不断的复制就行。
但是很多课程,其实买来的时候会打开看一两集就搁置了。或因为不喜欢老师的上课风格,比如曾经花了大几千买了某宝的运营课程,但是因为老师讲课的时候一直不停的咳嗽,连续几节课都是那样,跟客服老师反映也没有改进,就弃了。
在带宝宝的时候,因为觉得朋友太厉害了,可以通过宝宝的便便,还有舌像,嘴唇等外在的因素,简单的描述和图片就解决了我感觉很棘手的问题。
于是在她的推荐下买了中医的辩证课程,可是看了几节课以后,发现实在太枯燥了,就没有再继续,然后就搁浅了。
还有一次,看着朋友发在某平台赚到了快钱,一个月进账几万甚至十几万。头脑一热,又买了课,可是自己没有那个直播的口才,坚持了几天以后就放弃了。
包括很多大家都熟悉的,也有人尝试过并赚到钱的短剧推广,网上卖课,早些年的各种网店代运营,甚至最初的剪映,都有为它们付费过。
可是买的课程多了,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同样的项目,别人能赚到钱,你不一定能赚到钱。真正的“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是卖同样的东西,甚至去了同一家培训学校学的技术,但是有人赚钱有人很快就关门倒闭了。
赚钱没有捷径,不要总想着坐电梯,就是楼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你掌握了技术,一天真正的工作时间也就是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不再为钱感觉苦恼,生活也就不用那么奔忙了。
朋友看着我一天真的很轻松,就让我把自己在做的项目推荐给她,但是朋友尝试以后却觉得很烧脑,还有朋友因为前期的账号搭建期间,收益达不到心理预期就放弃了,然后又开始不停的去找项目了。
有心灵鸡汤说,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拥挤,但是我现在不读这些心灵鸡汤了。也不再执着于去交更多的朋友,以此来打发寂寥的时光。
专注的做好当下喜欢的事,静下心来做大家觉得有门槛的事,在不断的坚持和尝试中一点点的进步,为突破了“瓶颈”而惊喜,生活处处都是“惊喜”,你们说呢?
来源:宝妈进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