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部茶学“百科全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植物学、史学、文学、药理学等学科,为中国“茶学”“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邱贵溪翻译的《茶经》译著 供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汪俪
一、关于《茶经》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的茶文化经典。
这部茶学“百科全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植物学、史学、文学、药理学等学科,为中国“茶学”“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原文虽只9042字,但从动笔、初稿、修改到最后刊行历时20年,可谓惜字如金。原文流畅精炼,言简意赅。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双语茶道CEO班学员考察大红袍母树 摄影:葛俭斐
二、《茶经》里的“荈诧”所指为何?
在《茶经》卷下七·之事当中,司马相如的《凡将篇》罗列了20种中草药,“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20种中草药,“荈诧”便是其中一种。虽说在《茶经》卷上一·之源里,“荈”被列为茶的五种称谓,即“茶、檟、蔎、茗、荈”中的一种,然而“荈诧”这个词许多人都不认识。实际上,这里的“荈诧”属于双音迭词,分别代表茶名,其中“诧”与茶读音相近。“荈诧”指的是晚季采摘的茶(late-season tea)。这也是茶最初被用作入药的一个佐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双语茶道CEO班课件 制作:黄佳怡
在《茶经》卷下七·之事的《枕中方》和《儒子方》里,均是把苦茶当作药方的。以《孺子方》为例:
【原文】《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白话文】《孺子方》记载:“治疗小儿不明原因的惊蹶,用苦茶和葱须一起煎水服用。”
【英译文】 An excerpt from The Prescriptions for children: “To cure the child of the unknown panic-stricken convulsion, one can boil the tea together with fistulous onion fibrous roots and let the child take it.”
绿雪芽母树 摄影:邱贵溪
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转发,别忘了点赞或关注“溪语茶道 双语”哦!
书法作品 创作:中国美院蒋敏先生
来源:十堰宝睿绿松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