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这43个港口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如此多的国家并不是美国可以控制的,也不是中方可以控制的,李嘉诚作为一名简单的商人就更加无法左右。
香港《大公报》被台湾名嘴蔡正元质疑,他表示文章中“出卖中国人的利益”、“商人无祖国”的观点毫无逻辑纯属乱扣帽子。
一、这43个港口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如此多的国家并不是美国可以控制的,也不是中方可以控制的,李嘉诚作为一名简单的商人就更加无法左右。
二、李嘉诚卖出的仅仅只是这些港口的经营权而不是产权,没有任何国家会卖港口产权,而且买的时候不需要中方政府审批,卖的时候自然也就不需要审批了。
三、李嘉诚买港口不是买港口全部,而是只买了港口上的几支船舶,并且港口上船舶流通都是当地政府在管控,相当于李嘉诚只是找了工人给他打工,言外之意还是与中国无关。
四、李嘉诚公司赚的钱,大陆只占14%,其他大头都是在欧洲、澳洲,也就是说李嘉诚主要是在挣外国人的钱。
综上所述,他得出结论,认为《大公报》对李嘉诚的评价全是毫无逻辑属于乱扣帽子;并建议《大公报》以后写类似文章的时候把理由整充分一点,为了避嫌,他还表示它本人并不喜欢李嘉诚,如此讲完全是对文章就事论事。
为了把事情搞清楚,刚刚我又去把大公报发的两篇文章重新读了一遍,但是无论我怎么读都没读出大公报有正面说出批判性的观点,通篇文章可以说是非常委婉都在旁敲侧击。
如果非得说有那意思,可能作者心里的确有股无名火,但是为了展现大国气节,很明显是有刻意压制动作没有爆发,所以我反而觉得《大公报》其实已经非常客气。
被蔡正元这么一解读之后,确实是把很多人的注意力转移开了,但就蔡正元这几条理由,大多都是站不住脚的。他只看到了李嘉诚现在在国外挣钱,却没看到当初他在大陆留下的那些烂摊子是如何收尾的。
大公报原文
大公报表达的意思更多是网友们的观点,部分评价可能确实很有刺痛感,那么李嘉诚到底冤不冤,我们再把过程梳理一下就很直观了。
1月20日,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明确提到美国船只在巴拿马被高额收费,要把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夺回来,或许当时只是随口一提,但是他的追随者却听者有意。
2月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率代表团抵达巴拿马,向巴拿马政府总统穆利诺施压。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会谈后对外声称,巴拿马需要考虑退出“一带一路”共同倡议。
2月21日,美方声称正在拟定一项提案,计划以“服务费”为由,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单次收取最高150万美元的费用。
3月4日晚,长江和记发布战略重组公告,宣布与贝莱德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出售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预期会给长和带来190亿美金的收益。
大家敢想象吗,一笔千亿业务就只用这么短短几天的时间就办成了,完全不带任何考虑商量就直接成交。
为什么长和如此干脆,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在1月20日特朗普讲话说想拿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时候,长和就已经打算好要怎么做了。
有一部分人说李嘉诚是因为特朗普施压才被迫出售,但梳理整个事件后你会发现,所谓的施压并没有实际证据,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情况。
极可能当时特朗普只是虚晃一枪,但是长和却为了迎合美国主动献出了港口,如果情况真是这样,那大家还会觉得李嘉诚冤吗。
而且也有网友扒出,早在2015年就有内地国有企业想用1500港币买下40%港口控制权,但当时长和觉得价格太低就直接拒绝了。
然后把这两件事儿放一起来看,我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受,别有用心的外资要买长和是拱手相让,大陆国资则是嫌这嫌那,即使不谈国家大计,就算是一般的生意这也不正常吧。
所以现在有网友评论是“漠视国家利益”“背叛民族大义”真不是乱盖帽子。要知道巴拿马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侧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可以称得上是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
据英国BBC介绍,美国目前是巴拿马运河的最大用户,商品出口和进口集装箱总将约为巴拿马运河运输量的73%,中国占21.4%,使用量占第二,所以两家谁能占据主动话语权的影响是极其直观的。
一旦这些港口的经营权落入美国手中,只要特朗普政府一句话,中方船只停靠将有面临高额使用费的风险。
不管从哪个维度看,这场交易都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长和不假思索就卖出了如此重要的会影响中方外贸发展的基础设施,很明显是只考虑了个人利益。
所以蔡正元这次批评大公报的理由哪一条都不成立,不过却让外媒有了可乘之机。
借此风气,新加坡官媒连发3文,其中《联合早报》第一篇发文便为李嘉诚叫屈,认为公众对李嘉诚的口诛笔伐跑偏了,不能因长和一桩交易破坏民企信心。
联合早报另一篇文章则指出,长和集团以超出估值的价格成功出售,完全符合广大股东的利益,市场评价正面,何来“丧权辱国”。
总结起来,新加坡媒体为李嘉诚站队的理由与蔡正元基本相同,都是以纯粹商业的角度来评判这件事,而对这次交易的导火索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则是只字不提,不知他们这种毫无依据的推理又是如何登上大雅之堂的。
只是现在我们所有民众眼睛都是雪亮的,想通过这些海外媒体来将舆论方向搞乱的手法怕是行不通了。李嘉诚当初的好,自有人记得,但是如果这一次走错,就足够毁掉所有功绩,甚至被放到历史的耻辱柱上。
所谓“在商言商”在此时不过是欺骗大众不负责任的措辞,如果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又何来的商,所以大公报所说的“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绝对是非常正确的,任何时候都是先有国后有家,这是千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
~END~谢谢阅读,赠人点赞,手留余香。
来源:T黑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