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傅总结100条制冷基础干货知识,你知道几个?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08:08 4

摘要:10、饱和压力对应着饱和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温度也随之升高;反之,压力降低,饱和温度也会降低。这种关系通常可以通过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压力对照表查询得到。

1、1 bar 等于 100,000 Pa(帕斯卡),与 1.0 kgf/cm²(公斤力/平方厘米)非常接近,但略小于标准大气压(atm),即:

1 bar = 100,000 Pa = 1.0 kgf/cm² ≈ 0.98 atm;

2、标准大气压(atm)是在海平面的标准条件下测量的大气压力,其值定义为 101,325 Pa 或者等同于 760 mmHg(毫米汞柱)即:

1 atm = 101,325 Pa = 760 mmHg = 14.6 psi;

3、1 psi 大约等于 6,894.76 Pa,或者说1 psi ≈ 0.0689 bar ,即:

1 psi = 6,894.76 Pa ≈ 0.0689 bar;

4、1 MPa(兆帕)是重要的压力单位,它等于 1,000,000 Pa 或者说是 10 bar。由于 MPa 和 bar 都基于公制系统,即:

1 MPa = 1,000,000 Pa = 10 ba;

5、千瓦(kW)是一种功率单位,它表示每秒钟所做的功。1 kW 相当于每小时消耗或产生的 860 kcal 的能量,即:

1kcal (千卡) = 427427 kg·m (千克·米)1kW (千瓦) = 860860 kcal/h (千卡/小时)

6、冷吨它是制冷能力的一个度量单位,其中 1 美国冷吨等于 3024 kcal/h 或者 3.517 kW,即:

1美国冷吨 = 30243024 kcal/h = 3.513.51 kW

7、摄氏度(°C)与华氏度(°F):这两个是最常用的温度单位,在制冷系统中经常需要相互转换。即:

华氏度 = 32 + 摄氏度 × 1.8摄氏度 = (华氏度 - 32)/ 1.8

8、千瓦(kW):用于表示制冷设备的功率或制冷量。冷吨,冷吨定义为将一吨0°C的水在24小时内冷冻成冰所需的制冷能力,即:

1 冷吨RT ≈ 3.517 kW ;大卡/小时(kcal/h):1 kcal/h ≈ 1.163 W

9、能效比是衡量空调或制冷设备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定义为制冷设备提供的制冷量与其消耗的电功率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EER=制冷量/耗电量

10、饱和压力对应着饱和温度,随着压力的升高,饱和温度也随之升高;反之,压力降低,饱和温度也会降低。这种关系通常可以通过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压力对照表查询得到。

11、冷凝压力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的压力,而冷凝温度则是指在这个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冷凝压力越高,相应的冷凝温度也越高,这会影响冷凝器的换热效率和制冷系统的整体性能。

12、蒸发压力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的压力,蒸发温度则是对应的饱和温度。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呈正相关,压力越高,蒸发温度也越高。蒸发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制冷剂吸收热量的能力,从而影响制冷量。

132、当冷凝压力保持不变时,蒸发温度越高,制冷剂从蒸发器中吸收热量的能力越强,制冷量通常会增大。这是因为较高的蒸发温度意味着制冷剂的蒸发过程更加充分,制冷剂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不过,蒸发温度过高会减小与被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差,降低换热效率,因此制冷量增大的效果会受到限制。

14、压缩比(即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比值)的大小也会影响制冷量和能耗。压缩比越高,排气温度上升,制冷系数下降,能耗增加,制冷量可能降低。

15、排气温度过高不仅会加速润滑油的分解,减少其润滑效果,还会加剧压缩机部件的磨损,缩短设备寿命。同时,高温可能触发系统保护机制,导致压缩机频繁停机,甚至损坏压缩机。通过提高吸气压力来降低排气温度,比其他方法更简单有效。

16、排气温度过低通常意味着系统制冷剂循环量不足或膨胀阀开启度过小,可能反映制冷系统效率低下或存在制冷剂泄漏等问题。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合理的低排气温度是系统高效运行的表现,但需结合其他运行参数综合判断。

17、压缩机频繁启停对回油不利,因运行周期短暂,无法形成持续的高速气流于回气管道中,导致润滑油滞留管路内部。

18、压缩机缺乏足够的润滑油会导致严重的润滑不足问题,其根本原因并非压缩机奔油的速度与量,而是系统回油机制的低效。

19、蒸发温度每上升10°C,电机的负载可能增加30%乃至更高比例。蒸发温度下降会降低制冷系数,压缩机的制冷量随之减少,负荷加重,长时间运行下耗电量显著增加。提升蒸发温度每1°C,维持相同制冷量所需的功率增加约4%;在可行条件下适度调高蒸发温度有利于空调制冷效率的提升。

19、排气压力偏低,尽管表现在高压端,其根源常追溯至低压端的问题。

20、压缩机启动时,润滑油中溶解的制冷剂或沉于底部的大量制冷剂因压力突降而沸腾,导致润滑油起泡现象,此为带液启动,可通过油视镜直观观察。

21、带液启动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冷剂溶解于润滑油中,或沉积于润滑油下部,压力骤降时迅速沸腾引发起泡。

22。制冷剂迁移是一个缓慢过程,在压缩机停机期间,制冷剂逐渐渗透至润滑油中,时间越长迁移量越大。应用曲轴箱加热器理论上能有效防止制冷剂迁移。

23、对于低温设备,当压缩机位置高于蒸发器时,回气立管上的回油弯是必要的设计,应尽可能紧凑以减少存油。

24、空调的能效比(EER或SEER)是衡量其能效的重要指标,数值越高代表能效越好,一级能效最为节能。

25、在某些制冷系统中,通过回热器将高压液体制冷剂在进入膨胀阀前与低压气体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提高制冷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26、过热度是指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温度超过其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过冷度则是冷凝器出口液体温度低于其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的程度。合理的过热度和过冷度有利于提高系统效率。

27、热力膨胀阀与电子膨胀阀两者都是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量的关键组件,热力膨胀阀依靠感温包感应蒸发器出口温度自动调节,而电子膨胀阀则通过电信号精确控制,后者在调节精度和响应速度上有优势。

28、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正确充注量至关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系统性能,通常需要通过专业的计算和充注设备来确定和实施。

29、在制冷过程中,除湿是伴随制冷的一个重要副效应。适宜的除湿有助于提高室内舒适度,但过度除湿会增加能耗,需通过控制系统精细调节。

30、定期维护包括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表面、检查制冷剂量、检测泄露、润滑运动部件、更换过滤器等,以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31、鉴于环保要求,传统的含氯氟烃(CFCs)和氢氟氯烃(HCFCs)制冷剂正逐步被更环保的制冷剂如氢氟烯烃(HFOs)、氢氟碳化物(HFCs)以及自然制冷剂(如CO2、氨、丙烷)所取代。

32、载冷剂:载冷剂是一种中间物质,如常用的空调冷冻水,其在蒸发器内被冷却降温,然后远距离输送,来冷却需要被冷却的物体。:

33、杂质与水分:杂质与水分在制冷系统必须严格控制的关键因素。它们可导致压缩机内部运动部件异常磨损,影响诸如电磁阀、膨胀阀等精密元件的功能,造成堵塞或失效。

34、压缩机保护器:压缩机保护器是系统安全的重要防线,旨在预防异常状况下电机烧毁等严重后果。其工作原理基于内置的加热丝和双金属片结构:电流通过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加之外部传导的热量,共同作用于双金属片,使之弯曲变形而断开电路,从而保护压缩机免受损伤。

35、制冷系统不回油的危害:压缩机依赖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以减少磨损并维持正常工作温度。不回油会导致压缩机内部润滑油不足,引起轴承和曲轴等部件的剧烈摩擦,从而加速磨损,严重时会导致这些部件被磨损或划伤,甚至曲轴被抱死,压缩机无法转动,最终损坏,另外润滑油若不能有效返回压缩机,可能在蒸发器等部件中积累,形成油膜,这会阻碍热交换过程,降低系统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增加能耗。

36、空调冷媒回收时间不宜过长的影响:长时间回收冷媒会因吸入气体过稀薄而使排气温度升高,不仅威胁压缩机泵体部件,还可能因部件热膨胀不均导致间隙消失,引发异常磨损。因此,控制回收时间对保护系统至关重要。

37、压缩机接线错误的影响:错误接线可导致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严重时电机烧毁。保护器设计基于正接线状态下的异常保护机制,故在接线错误情况下难以发挥预期保护作用。

38、压缩机电机线圈温度:电机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限定了线圈可承受的最高温度,过高的温度会降低绝缘性能,加速老化,影响电机效率,甚至引发电气故障。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绝缘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析出,干扰系统运作。

39. 关机后3分钟再启动的要求:此规定旨在确保冷冻机油充分回流至压缩机,避免润滑不足导致的磨损。同时,提供足够时间让系统内外压力均衡,确保压缩机顺利重启。

40. 压缩机不能在“真空条件”下运行的原因:“真空条件”下,气压极低,可能导致压缩机内部绝缘性能降低,易发生电气击穿,且可能引起密封接线柱绝缘损坏,严重时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41.制冷剂充注量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充注量过多会导致压缩机负荷增大,增加能耗,同时制冷效果下降,系统容易过热;充注量不足则会使蒸发不完全,制冷能力减弱,同样降低系统效率,并可能引起压缩机频繁启停,加速磨损。

42、定期更换干燥过滤器的重要性:干燥过滤器负责去除系统中残留的水分和杂质,防止它们损害压缩机和其他关键部件。长期运行后,过滤器内的干燥剂会饱和失效,若不及时更换,将无法有效阻止水分进入系统,增加冰堵风险,降低系统可靠性。

43、空调系统中油平衡的重要性:对于使用回油弯或油分离器的系统,保持良好的油平衡是确保压缩机润滑和寿命的关键。油量不足会加剧磨损,而油循环不良则可能导致压缩机过热。合理设计回油路径,适时清洁或更换油分离器,对维护系统整体性能至关重要。

44、制冷系统进水的危害:制冷系统一旦进水,水分会与制冷剂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腐蚀系统金属部件,降低系统效率,缩短设备寿命。水分还可能冻结在膨胀阀或毛细管,造成冰堵,阻碍制冷剂流动,导致制冷效果急剧下降。

45、制冷系统抽真空的必要性:抽真空是确保制冷系统无水分和非凝性气体的关键步骤。在充注制冷剂前,通过真空泵抽出系统内空气和水分,能防止制冷剂与水反应、避免压缩机“液击”,以及提高系统能效和制冷效率,延长系统寿命。

46、压缩机液击:液击发生主要是由于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压缩机吸气腔,常见原因包括蒸发器负荷过低、回油不畅导致制冷剂携带油液返回、以及系统中存在大量水分导致制冷剂在膨胀阀前闪蒸等。

47、排气温度过高的危害:排气温度高意味着压缩机处于异常工作状态,容易导致过热和过载,严重时可造成压缩机缸体损坏,构成安全隐患。高温会降低制冷系统中润滑油的性能,使其粘度下降,减少润滑效果,长期如此会加速气缸磨损,甚至发生烧瓦等严重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VIP版技术资料涵盖空调和冷库内容,包含但不限于:

1、暖通空调全技术资料:涵盖风管机、多联机、模块机、风冷热泵、螺杆机、离心机等机组检点检避免调试、维修方法,技术手册、电路图、视频教程,设计选型软件等。

2、冷库低温设备资料:集成丹佛斯、比泽尔等大牌技术文档,含选型制冷量计算,设计图纸、安装调试指南,配3D建模图及教学视频,打造制冷行业全知识库,点击图片即刻获取!

3、500+集制冷视频:从制冷原理到系统操作,覆盖暖通空调、冷库设备等多领域,适合各层次学习者,提升技能。

4、空调纸质维修手册:格力、美的、大金等众品牌多联机与冷水机组技术资料汇编,含拨码设置、故障代码等,纸质版。

5、家用空调主板维修全攻略:10+套维修教学,涵盖大金、格力等品牌空调图纸、主板CPU程序,配原理与维修培训资料。

来源:冷暖技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