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2025年3月21日)全国玉米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产区与港口价格分化明显,市场看跌预期进一步升温。受库存高企、进口冲击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北方港口集港量持续走低,南方销区价格支撑乏力,短期玉米价格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今日(2025年3月21日)全国玉米市场延续震荡调整态势,产区与港口价格分化明显,市场看跌预期进一步升温。受库存高企、进口冲击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北方港口集港量持续走低,南方销区价格支撑乏力,短期玉米价格或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南北港口玉米报价整体持稳,局部小幅波动。锦州港15%水分玉米平仓价2820-2830元/吨,鲅鱼圈港2800-2810元/吨,较昨日持平。但受疫情影响,集港量环比下降15%至3万吨/日,港口库存压力凸显。截至3月20日,锦州港库存达120万吨,鲅鱼圈港库存超90万吨,同比增幅均超20%。贸易商出货意愿增强,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价格上行动力不足。
南方港口玉米价格承压运行,广东蛇口港散粮成交价2860-2890元/吨,福建厦门港2880-29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20元/吨。高库存叠加需求不振,华南地区内贸玉米库存58万吨,外贸库存89万吨,同比增加12%。养殖行业持续亏损导致饲料企业采购谨慎,小麦替代优势减弱(小麦-玉米价差收窄至80元/吨),进一步抑制玉米消费。
主产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区域差异显著。山东深加工企业收购价1.38-1.42元/斤(14%水分),河北邯郸1.39-1.41元/斤,部分企业因到货量增加而压价收购;东北产区基层余粮见底,但贸易商建库谨慎,吉林长春烘干玉米报价1.32元/斤,黑龙江哈尔滨1.30元/斤,较上月下跌0.02-0.03元/斤。山西、河南等地受物流成本及需求疲软影响,价格弱势维稳。
国际玉米市场波动加剧,美湾玉米FOB报价284美元/吨(合人民币1980元/吨),乌克兰玉米338-340美元/吨(合人民币2370元/吨),价差超400元/吨。尽管进口玉米到岸成本仍高于国内(广东港约3000元/吨),但饲企为降低采购成本,持续增加进口玉米及小麦使用比例。据海关数据,2月玉米进口量同比激增65%至280万吨,替代品冲击进一步压制国内价格。
当前玉米市场供需矛盾凸显:产区余粮压力犹存、港口库存高位运行、下游需求恢复缓慢,叠加进口替代持续,预计短期价格或延续震荡偏弱走势。需重点关注:政策动向:储备粮轮出节奏及饲用稻谷投放规模;天气因素:华北春玉米播种期天气对种植进度的影响;进口节奏:美玉米装船情况及乌克兰地缘局势变化。
建议贸易商谨慎控制库存,加工企业逢低补库,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动态调整策略。数据支持:中国报告大厅、农时达情报、各地粮贸平台(2025年3月21日)
特别声明:本文价格数据为当日主流成交参考价,具体以地区实际交易为准。
来源:东北粘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