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减脂期不掉秤的原因之一:主食吃太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0 05:29 3

摘要:终于在我夹起第三块红烧肉时,她忍不住哀嚎:"我从上个月开始每天啃黄瓜鸡蛋,体重卡在62公斤死活不动,你顿顿米饭怎么还能瘦?"

上周末和大学室友约饭,她盯着我面前那碗白米饭欲言又止。

终于在我夹起第三块红烧肉时,她忍不住哀嚎:"我从上个月开始每天啃黄瓜鸡蛋,体重卡在62公斤死活不动,你顿顿米饭怎么还能瘦?"

我笑着把装着糙米饭的保温盒推过去:"有没有可能,你掉秤难的罪魁祸首就是不敢吃主食?"

身体远比我们想象得聪明。

当连续三天摄入的主食不足一碗饭量时,它会自动启动"节能模式"——就像手机电量低于20%会自动关后台程序。这时候即便你饿得头晕眼花,体重秤上的数字反而凝固了。

去年春天我试过极端低碳饮食,每天用魔芋面代替米饭,结果连续三周体重纹丝不动。

全天候饥饿感会让人想进食。

上周三加班到深夜,同事小美拆开抽屉里藏着的蛋黄酥,拆包装的手指都在发抖:"今天中午只吃了半根玉米,现在饿得能吞下一头牛。"

这种状态下的暴食往往发生在意志力最薄弱的深夜,第二天晨起称重反而更重。我在减脂初期也经历过这种恶性循环,直到某天晚餐加了半碗杂粮饭,夜宵馋虫居然安静了。

优质主食能带来持续满足感

试过用全麦贝果代替传统面包的人都知道,前者能扛住上午四小时会议不心慌。

我现在的早餐标配是拳头大的燕麦烤饼,配两勺希腊酸奶和蓝莓。

这种组合能让我的胃安稳撑到中午,避免午餐时失控点外卖。

上个月出差带的两袋即食藜麦粥,在高铁上拯救了差点伸向薯片的手。

这些细节你可能没注意:

1. 午餐的米饭至少留到晚餐吃一次

把全天主食总量拆分成3-4次摄入,比集中一餐吃完更不容易饿。

我的便当盒永远有个小格子装主食,可能是蒸南瓜、杂粮饭团或者烤土豆块。

昨天中午客户请客吃火锅,我从汤底里捞出山药和玉米当主食,晚上回家补了半碗小米粥。

2. 白色主食需要彩色搭档

单独吃白米饭确实容易饿,但配上足量蛋白质和纤维就完全不同。上周研发的新菜式是鸡胸肉末炒碎米芽菜,盖在米饭上做成丼饭。

蛋白质和主食充分混合后,饱腹感持续到下午茶时间都不用加餐。前天试做的三文鱼茶泡饭,用热汤激发米饭香气的同时延缓消耗速度。

3. 冷藏过的主食有意外惊喜

把煮好的米饭、面条放进冰箱冷藏4小时以上,会产生抗性淀粉。这种成分不会被身体接受,却能成为肠道菌群的食物。

我每周会做一锅杂粮饭分装冷冻,吃的时候取拳头大小微波加热。上个月用这个方法,在正常吃主食的情况下腰围缩小了3厘米。

4. 别让主食孤独出现在餐盘里

单独啃玉米和搭配鸡蛋吃玉米,饱腹感相差两小时。我的私藏食谱是虾仁玉米烙:150克虾仁剁碎拌入玉米粒,加少许淀粉煎成饼。既有主食又有蛋白质,周末野餐带这个当主食,同行的健身教练都夸搭配聪明。

上周五的聚餐给我上了生动一课。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只吃清汤涮菜,而我坦然吃了半碗鳗鱼饭。结果散场时她饿得跑去便利店买关东煮,我到家还能从容做半小时瑜伽。现在我的冰箱常备三种以上主食:冷冻杂粮饭、即食燕麦片、全麦卷饼。

与其战战兢兢计算每粒米饭的热量,不如学会让主食成为控制食欲的利器。

掉秤平台期可能是个善意提醒:该重新审视餐盘里的主食比例了。下周开始,试着把晚餐的沙拉换成温热的荞麦面,用筷子挑起沾满照烧汁的面条时,或许会发现体重秤开始松动。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好好瘦,这话我可是亲测有效。

来源:减了20斤的方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