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回过头来一看,这种方式绝对是非正规的反人性的方式。吃过午饭以后哪儿也不让去,必须趴在桌子上睡觉,时间长了胳膊都麻了,腿也酸了。
刚开始进入高中学校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学生午休的时候都在桌子上,趴着午休。
学校不让回宿舍,因为回到宿舍不好管理。
后来自己也当了班主任,也觉得学校里的政策是正确的,就应该按照这种方式来。
其实回过头来一看,这种方式绝对是非正规的反人性的方式。吃过午饭以后哪儿也不让去,必须趴在桌子上睡觉,时间长了胳膊都麻了,腿也酸了。
而且午休时间一到,广播上就开始哇啦哇啦放音乐,让这些学生们全体站立起来唱歌。美其名曰清醒一下,让他们准备下午的课程。
每当这时,都会觉得这是反人性,因为没有人喜欢这些。
其实学校的这些反人性的措施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比如说自习课零抬头,困了不让睡。
今天中国学生的睡眠问题早已经不成秘密,对于大多数的高中来讲,都是早晨5:30起床,晚上10点左右才能回到宿舍,全天的睡眠时间非常短,也就6个小时,加上午休一个小时也就六七个小时。
说白了,这种机械化的时间管理,本质上就是把学生视为没有生理需求的机器。
更为严格的是学生洗漱,吃饭的时间都被严格计时,以至于学生想有时间洗个头、洗件衣服都是奢侈。
这是高中生在校生活中的状态。
在教室里面更过分。最典型的就是高压监控,自习课零抬头。无论外面什么样的动静不能抬头,只要抬头立马扣分,还要年级通报批评,班主任也受影响。毕竟班级量化分是评价老师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会影响到班主任的绩效工资。
上课犯困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吧?但是困了不能睡,把凳子撤了,站着听课,决不能继续犯困。
为什么要有这些反人性的措施?其实还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服从性,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追求。
他们不管这个孩子的身心健康程度,只看孩子冰冷的分数。
所以这些反人性的措施实施起来,老师的工作重点不是抓教育,而是抓纪律。
把所有的学生都固定在应该固定的地方,让他们无处可去,而且铃声一响就开始学习,铃声一响就开始睡觉,决不允许任何出格行为。
如此带来的后果也很明显,学生的免疫力下降,休息不够导致情绪抑郁、厌学等等,甚至很多学生存在焦虑的症状,而且因为自己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还很容易跟老师产生冲突。
我们都说教育是要培养完整的人,但是这些反应性的措施却催生了他们反人性的一面。
所以今天实施的高中双休改革,其实也是从某种程度上要力争改变这一现状。参考教育部的文件,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标准,至少在双休以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
现在的教育就是一个流水线,但是学生不是考试机器,用这些反人性的措施来追求分数,牺牲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健康,还有老师的耐心,以及对孩子未来的不负责任。
来源:老张侃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