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育人“芯”空间——江苏科技大学积极搭建“宿舍实验箱”,把学习场所从课堂延伸向宿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09:46 3

摘要: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宿舍区热闹非凡。走进宿舍走廊,电机的嗡鸣声此起彼伏,与学生们忙碌做实验的身影相互映衬。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正调试着自制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这个由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的实验装置将实时采集的环境参数投射到显示屏上,引

近日,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宿舍区热闹非凡。走进宿舍走廊,电机的嗡鸣声此起彼伏,与学生们忙碌做实验的身影相互映衬。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正调试着自制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这个由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和单片机组成的实验装置将实时采集的环境参数投射到显示屏上,引得路过的同学频频驻足。

引发宿舍区科技热潮的“神奇箱子”,是江苏科技大学深化实践育人的创新举措。自2014年项目启动以来,这个被学子们称作“掌上实验室”的项目,以其丰富的培训内容、严谨的实践验收、创新的第二课堂模式,为广大学子提供融合学习、实践、创新为一体的优质平台,深受好评。

“我们把专业实验室浓缩成可移动的‘科创魔盒’,搬进学生生活空间,打造出‘24小时不打烊’的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据该校自动化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实验箱配备51单片机开发板等4大套28小套实验器材,并配套阶梯式课程体系和教师指导团队,宿舍成员以团队为单位开展项目研究,通过学院审核验收,可根据不同等级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零距离”的科创实践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他们利用“宿舍实验箱”的器材创作出一系列作品。有的团队研发出智能温控系统,当温度传感器捕捉到极端数值,装置即刻发出预警;有的团队制作出智能风扇调速系统,能依据环境温度智能调节风速,既保证了舒适度又体现了节能理念。

“通过‘宿舍实验箱’,我不仅提升了单片机编程和实践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秦蓉说。

从课堂到宿舍,从理论到实践,在“宿舍实验箱”的助力下,该校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团队基于“宿舍实验箱”项目实践经验,研发出高性能电子电路系统,应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在信号采集、处理和传输方面表现出色,荣获国家级奖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自动化专业学生陶蕾突破超大行程九轴联动喷涂抑抖振协同控制、带结构面复杂空间喷涂轨迹优化解算及规划,获国赛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王义豪拓展“宿舍实验箱”项目电子电路、编程控制等知识,精心设计和调试智能车,获得全国二等奖。

“传统实验室受时空限制,很多灵感转瞬即逝。”项目指导教师朱安宏表示,“‘宿舍实验箱’项目让创新实践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可以随时验证想法,这种持续性的思维训练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截至目前,“宿舍实验箱”模式已覆盖江苏科技大学5个专业,累计培养创新人才1000余人,孵化科创项目600余个。一组组数据充分证明了该项目在推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学校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学校正在向课程实训等方面拓展形式与范围,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敢闯会创的种子,努力走在创新第二课堂和实践教学的前沿,为助力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挑大梁、打头阵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动化学院院长姜文刚表示。

作者:万纤陈嘉庆文轩

编辑:沈新雨

来源:江苏教育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