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佩特鲁奇介绍,即将上市的房屋类型与之前售出的房屋相同,多为老房子。这些房屋最多有三层,面积约为750至1300平方英尺(70至121平方米)。
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大区小镇佩内,即将推出新一批“1欧元”房屋。购买破旧房屋无需缴纳押金,唯一的要求是买家承诺对房屋进行翻新。
佩内镇镇长表示,下一批少量房产将很快在未来几周内上市,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待售房屋。
据佩特鲁奇介绍,即将上市的房屋类型与之前售出的房屋相同,多为老房子。这些房屋最多有三层,面积约为750至1300平方英尺(70至121平方米)。
与大多数低价甩卖房屋的小镇不同,佩内镇为买家制定了更宽松的规则。佩特鲁奇说:“唯一的要求是,买家承诺在三年内翻新房屋,但我们不要求缴纳押金作为首付。”大多数“一欧元房屋”要求买家支付2000至5000欧元(约合人民币1.5万至3.9万元)的保证金,如果翻新工程完工,这笔钱将退还。
佩内镇“一欧元房屋计划”的另一大优势是,有机构为买家翻新房屋提供全程帮助。佩特鲁奇说:“我们有一个由建筑师和专家组成的团队,他们可以为翻新工程提供建议和帮助。”
中小型房屋的基础翻新费用在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5.7万元)左右。如果出现多个买家争抢房屋的情况,将把房子卖给翻新计划最优秀、实施速度最快的买家。如果买家不想自行翻新,市面上还有许多"拎包入住"或只需稍加修缮的房屋,已有现成房屋的起价为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3万元)。
这个拥有丰富历史遗迹的小镇,为什么会沦为意大利的“鬼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这里造成了怎样的灾难呢?
意大利中部阿布鲁佐大区(Abruzzo)在二战期间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成为重要战场,经历了惨烈的军事冲突、平民伤亡和文化遗产的损毁。以下是其关键历史片段的分点解析:
地理重要性:阿布鲁佐东临亚得里亚海,西接亚平宁山脉,是德军为阻止盟军北上罗马而建立的「古斯塔夫防线」东翼核心区。
冬季血战:1943-1944年冬季,德军(第10集团军)与盟军(英国第8集团军)在此展开拉锯战,奥尔托纳(Ortona)被称为「意大利的斯大林格勒」,街道战导致80%城市被毁。
气候绞杀:暴雪和严寒使士兵冻伤率高达30%,盟军日均推进仅数百米。
大屠杀事件:1943年10月21日,德军为报复游击队袭击,在拉梅齐亚泰尔梅(Lamezia Terme)屠杀67名平民(实际位于邻近卡拉布里亚,但阿布鲁佐类似事件频发)。
无差别轰炸:盟军对佩斯卡拉(Pescara)等交通枢纽的轰炸导致1.2万平民死亡,中世纪古城墙70%被毁。
饥荒灾难:德军焦土政策摧毁农田,1944年阿布鲁佐儿童死亡率飙升至23%。
天然堡垒:大萨索山(Gran Sasso)洞穴成为游击队基地,1943年9月意大利抵抗组织在此解救被囚禁的墨索里尼(实际发生在邻近拉齐奥大区,但阿布鲁佐游击队活跃度排名全意前三)。
农民网络:农村妇女以「送面包篮」为掩护传递情报,德军悬赏500里拉举报一名游击队员。
代价统计:战后确认阿布鲁佐有1,872名游击队员阵亡,占全意抵抗力量总损失的6.3%。
修道院劫难:1943年德军将卡索利(Casoli)的11世纪圣玛利亚修道院改为弹药库,盟军轰炸致其彻底坍塌。
艺术掠夺:纳粹「林茨特别任务」小组洗劫阿布鲁佐教堂,17幅文艺复兴油画至今下落不明。
重建悖论:战后用钢筋混凝土「修复」的中世纪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负面案例」。
人口断崖:1944年佩斯卡拉省男性死亡率达18%,直接导致当前65岁以上人口占比32%(全意平均23%)。
经济创伤:盟军为修建临时机场砍伐20万棵橄榄树,至今该区人均GDP仅为北意的53%。
地雷遗毒:2001年仍在阿布鲁佐山区排爆357枚二战地雷,翻新老屋需额外支付€1.2万/公顷排雷费。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保留深刻的民族记忆,我们对战争进行纪念来铸就和平的未来。意大利阿布鲁佐大区佩内小镇作为二战历史见证,我们看到欧洲殖民和帝国时代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这是世界和平的反思。
1944年炸毁一栋石屋需耗资£500(相当于今€8万),如今修复同类型房屋正好€8万。
佩斯卡拉老妇露西亚的家族在盟军轰炸中失去5人,如今她以1欧元出售祖宅,唯一条件是买家保留地窖里的弹片纪念墙。
意大利没有能力自我修复战争的创伤,在新的人工智能和绿色经济周期里,欧盟已经失去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西方保持丛林法则作为对世界的认知和探索,我们很难信任作为一个外国人在意大利投资的安全性。有俄乌战争中,欧盟站队美国对俄罗斯公民合法海外资产冻结和查封案例在前,这让欧盟失去了法治化和市场契约精神的信用。
意大利落寞的乡村的自我救赎是西方时代结束的无奈和叹息!
来源:豁达的历史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