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胡盘道何许人?是网络平台上的一个反派人物,他发布了多个视频,对农民进行了诋毁:否认农民对国家的贡献、质疑农民的能力以及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选择进行嘲讽等方面。
老胡盘道何许人?是网络平台上的一个反派人物,他发布了多个视频,对农民进行了诋毁:否认农民对国家的贡献、质疑农民的能力以及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和选择进行嘲讽等方面。
老胡盘道在视频中说农民对国家没有多大贡献,认为保证粮食安全是农业科学家和种子、化肥、农机的功劳,没有农民,只有科学家和种子化肥农机就能保证粮食安全。
老胡盘道在视频中说农民保证不了粮食安全,还说农民想白拿养老金,认为农民没本事、农民穷,对国家的社保体系是一种负担。
老胡盘道在视频中说农民想上战场,但人家不会要。他认为农民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是落后的、不被社会认可的。
老胡盘道的言论是对农民群体的诋毁和侮辱,引发了公众的反感和谴责,使大众对这种诋毁农民的行为表示不满,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农民群体的贡献和面临的问题。
在网络舆论的舞台上,老胡盘道的某些言论以及支持他诋毁农民的那些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强烈的不满。农民,这个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群体,不应被无端诋毁。
而那些支持诋毁农民的人,其本质上多是贪得无厌之人,他们的行为如同秋后的蚂蚱,看似嚣张一时,实则蹦跶不了多久,最终必然被农民群体所淘汰。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到江南水乡的水稻栽培,农民们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上辛勤劳作。
他们精心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收割,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农民凭借着对土地的热爱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每年为国家贡献着数以亿吨计的优质粮食。
据统计,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2亿斤,其中超过80%是直接由农民的劳作所达成的。如果没有农民的坚守,我们的饭碗将无法端稳,国家的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除了粮食,农民还为社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从新鲜的蔬菜水果到肉类、蛋类、奶类等副食,这些都是农民们通过养殖和种植所获得的成果。
山东是我国的水果大省,2022年水果总产量达到了3000多万吨,其中苹果产量就超过1000万吨,这些水果大多是由山东的果农们精心培育出来的,畅销全国乃至海外市场。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2023年牛羊存栏量分别达到了6000多万头和7000多万只,为全国人民提供了优质的肉类资源。
农民们的劳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还为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支撑着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农民是最积极的践行者。他们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
许多贫困地区的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比如贵州的一些山区,农民们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仅2023年就吸引了超过5000万人次的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一切都离不开农民朋友的智慧和努力,他们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农民还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在农村的广袤天地里,许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从传统的节日庆典到民间手工艺,这些文化瑰宝都是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代代相传的。
例如,剪纸艺术在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十分活跃,据调查,在河北的某些农村地区,有超过60%的老年妇女熟练掌握剪纸技艺,并且她们会把剪纸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
还有一些地方的传统戏曲,如秦腔在陕西农村,仍有大量的农民观众,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地经常观看秦腔表演的农民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30%左右,正是农民们的喜爱和支持才得以保存至今。
农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些支持老胡盘道而诋毁农民的人,往往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片面追求。他们可能认为贬低农民可以抬高自己,或者是为了获取某种特定的利益,如网络流量、关注度等。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人不惜以诋毁他人为代价来吸引眼球,这种行为是极其不道德的。
根据网络数据平台的统计,一些发布诋毁农民内容的账号,短期内粉丝量可能会增加10%-20%,点赞数和评论数也会大幅上升。
但这种靠诋毁获取的流量是不长久的,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民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这种贪婪的心态使他们丧失了基本的良知和公正。
这些人在诋毁农民的同时,往往也是对社会资源过度索取的群体。他们希望在社会资源分配中获取更多,而不顾及农民等其他群体的权益。
例如,在一些关于农村发展资源分配的讨论中,他们可能会试图阻止资源向农村倾斜,认为农民没有能力合理利用这些资源。
根据一项针对农村发展资源分配的民意调查显示,有近20%的这类人认为农村不需要太多资源投入,而他们却希望城市能得到更多资源。
这种观点不仅是对农民的歧视,也是一种贪得无厌的表现,他们想要独占更多的社会资源,却不愿意看到农民群体的发展。
他们通过各种言论诋毁农民,给农民群体抹黑。比如,将个别农民的不良行为扩大到整个农民群体,说农民素质低下、愚昧无知等。
然而,这种观点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体的多样性和进步性。如今的农民,已不是旧时代农民,有很多都接受了高等教育,积极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成为了新型农民。
据教育部数据,近年来农村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2023年农村大学生入学人数比2010年增长了80%以上。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诋毁是对农民形象的严重污蔑。
支持诋毁农民的行为是破坏社会和谐的隐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众多,城乡关系的和谐发展对于整个整个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当农民群体被无端诋毁时,必然会引起农民的不满和反感,进而导致城乡矛盾的加剧。
据社会学研究机构的调查显示,如果诋毁农民的言论得不到有效遏制,城乡之间的矛盾冲突指数可能会在短期内上升15%-20%,这种矛盾不仅会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也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体的意识逐渐觉醒。他们不再愿意默默忍受无端的诋毁。在网络时代,农民们开始利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为自己发声。
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劳作成果以及农村的发展变化,用事实来反驳那些诋毁的言论。例如,一些农民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民并非是落后的群体。
据统计,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农民展示现代农业生产的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了1亿次,点赞数和评论数也非常可观,这表明农民的声音正在被更多人听到。
地有多大,农民胸怀就有多广。尽管遭受诋毁,农民群体依然展现出了包容的胸怀。他们并没有因为个别诋毁者的言论而对整个社会产生仇恨情绪。
相反,他们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一些城市建设项目中,农民工群体仍然坚守岗位,用自己的劳动为城市的发展添砖加瓦。
据统计,在城市建筑行业中,农民工占比超过80%,他们的辛勤付出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农民群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涉足现代农业领域,如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而且,农村的广阔天地为农民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他们可以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
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从事智慧农业的农民数量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农村特色产业也在逐年攀升,这表明农民群体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而诋毁者终将被农民的发展所淘汰。
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农业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培训等方式,让人们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农民的贡献以及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
例如,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农业科普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业的伟大意义。
据教育部门的规划,未来5年内,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科普课程进入中小学的教育体系,预计覆盖超过80%的中小学。
加大对农民正面宣传力度。媒体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新闻报道、纪录片、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展现农民的优秀品质、创新精神和发展成果。
制作一些反映农民创业故事、农村脱贫攻坚成果的纪录片,在电视台和网络平台上播放,让更多的人看到农民的积极形象,从而改变对农民的偏见。
根据媒体调查机构的数据,正面宣传农民形象的节目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在逐年上升,这表明公众对农民群体的关注度和正面认知在不断提高。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民权益保护政策。在土地权益、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更加细致、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
例如,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明确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防止土地被非法侵占;在劳动权益方面,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安全等权益。
据劳动部门的数据,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拖欠比例从过去的10%以上下降到了目前的3%左右。
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政策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
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23年对农村发展的各项财政补贴达到了数千亿元,这些补贴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支持老胡盘道诋毁农民的人,其贪婪的本质和错误的行径决定了他们如同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今天的农民群体正以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坚韧的反击精神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必然会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淘汰那些诋毁者。
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尊重农民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对农民群体的公正对待,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当农民得到应有的尊重,城乡关系才能更加和谐,整个社会才能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来源:疏影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