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人干了一件大事。五滴血,就能测出你真正的生物年龄。比起身份证上的岁数,这才是真正决定你身体状态的数据。
日本人干了一件大事。五滴血,就能测出你真正的生物年龄。比起身份证上的岁数,这才是真正决定你身体状态的数据。
大阪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AI模型,专门研究人体的甾体激素代谢水平。他们发现,光看你体内的22种甾体激素,就能精准推算出你的生物年龄。而且,年龄越大,这个差距就越明显——有人60岁像40岁,有人40岁像60岁。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核心在于深度神经网络。
研究团队不是简单地测量激素水平,而是分析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让AI学习这些激素比例,而不是单看绝对数值,这样就能排除个体差异,找到真正影响生物年龄的模式。
结果发现,人的生物年龄和压力密切相关。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竟然是个关键变量。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皮质醇水平翻倍,他的生物年龄会直接增加1.5倍。换句话说,如果你长期压力大,焦虑、熬夜、过劳,你的身体衰老速度会比同龄人快得多。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深度好文计划#有些人看上去年轻,那不是基因好,而是因为他们生活状态好。压力少、睡眠好、饮食合理、运动规律,这些都会让他们的生物年龄比实际年轻。
反过来,有些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皮肤松弛、精力衰退、免疫力下降,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生物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大。
现在,大阪大学的AI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五滴血,一测就知道。
问题来了——如果这个AI技术普及,会发生什么?
第一,保险公司一定会用。
如果你的生物年龄比实际年龄大10岁,保险公司会不会提高你的保费?买健康险、寿险的人,难道不应该先测一测自己的生物年龄?如果你生物年龄比实际小,保险公司会不会愿意给你更低的保费?
第二,用人单位会不会盯上这个指标?
如果有两个求职者,都是35岁,但一个生物年龄是28岁,另一个是45岁,企业会选谁?从“35岁以上求职难”,变成“生物年龄超过35岁求职难”,是不是迟早的事?
第三,医疗行业会不会推波助澜?
如果医院、健康管理机构、养生行业都开始用AI测生物年龄,那一切健康干预手段都会变得精准得多。甚至可能出现新的“健康套餐”——你生物年龄偏大?来补充NAD+,来调节甾体激素,来降低皮质醇水平。
这简直是个天大的市场。
全球的抗衰老市场,已经是万亿级别的生意。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投了Altos Labs,要研究细胞重编程;Google母公司Alphabet投资了Calico,要探索延长寿命的技术。
如果AI能精准测出生物年龄,这个市场会更疯狂。
但这里面还有个更大的隐患。
如果生物年龄测算变成社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会发生什么?
会不会出现“生物年龄歧视”?贷款、保险、工作、甚至交友婚姻,都会被这个数据影响?如果你的生物年龄偏大,会不会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如果未来政府、企业都要求提供“生物年龄证明”,这会不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筛选机制?
科技总是在创造奇迹,同时也在带来挑战。AI能测出生物年龄,下一步呢?我们能不能逆转生物衰老?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大阪大学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如果AI能精准识别衰老机制,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代谢调控等手段,直接干预生物年龄?
来源:老胡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