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成都教育圈炸了锅——2025届高三三诊考试突然官宣提前到4月27日!比往年足足早了近半个月。消息一出,高三家长圈直接炸锅:“这是要逼疯娃?”“难道5月还有联考?”“新高考到底憋了多少大招?”
昨天成都教育圈炸了锅——2025届高三三诊考试突然官宣提前到4月27日!比往年足足早了近半个月。消息一出,高三家长圈直接炸锅:“这是要逼疯娃?”“难道5月还有联考?”“新高考到底憋了多少大招?”
小编连夜扒遍全网家长爆料、大V解读,发现这次调整背后暗藏三重玄机,每一个都关乎你家孩子的升学命运。
01猜想一
二诊赋分“翻车”,三诊紧急“打补丁”
从今年起,四川正式进入“3+1+2”新高考时代,但直到现在,很多家长连赋分规则都搞不清。不但家长搞不清,相关部门也有点拿不准。
近日,有家长在张雪峰直播间间接爆料,2025年成都二诊的赋分争议,直接推动了本次三诊时间提前。
家长质疑的点主要在于,本次成都高三二诊在同一套考卷的情况下:
成都高三二诊物理类670分以上仅139人,头部考生头缩水明显;
成都高三二诊物理类630分以上仅2007人,八省联考时该分数段有4338人,中高分考生断崖式下跌;
成都高三二诊物理类一本线480(赋分),而德阳物理类一本线509.5,成都一本线这次比德阳还低,物理类考生尤其吃亏(当然评卷标准等两地有不同)。
综合上述情况,不少家长对二诊赋分规则产生了质疑。有家长表示,成都赋分公式可能未充分参考新高考省份经验,导致物理类生“高分低赋”,“一本上线分数比真实高考低了许多”。
因此,成都高三三诊紧急“提前”开考,考试院可借机优化赋分算法,例如调整等级划分比例、引入更细化的分段机制,避免高考重蹈覆辙。
02猜想二
为5月全省联考“让路”?
而家长圈更劲爆的猜测是:坊间盛传“5月或将新增全省适应性考试”,三诊提前或为了腾出时间“双线作战”。
家长这一猜测主要源于,2024年原本的高三一诊考试取消,改为了“1月全省新高考适应性演练”(即民间说的四川八省联考),导致这届高三模考次数减少,家长对考生检测不足的焦虑激增。
有家长在小红书上直接开麦:“绵阳都考了几轮了,成都再不多考几次,娃儿咋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知情人士称,今年四川可能效仿其他新高考省份,如山东、江苏——“三诊+省联考”双线作战已成新高考省份的标配,在6月大考前加设一场全省联考,用于模拟新高考全流程(如跨学科融合题、智能阅卷等),模拟全省统一排名,为志愿填报提供最精准的参考。
03猜想三
新高考“倒逼”时间战:题型大改
2025年四川新高考首次落地,命题风向突变:
数学不分文理卷,新增“多选题”“逻辑推理题”,压轴题难度对标八省联考
语文阅读文本长度增加,部分学生二诊时“作文没写完”
英语读后续写要求“科技伦理逻辑链”,套路化写作直接扣分
物化生实验题占比提高30%,没摸过电表改装的学生直接出局
历史类考生要写“明清经济与当代乡村振兴”的跨时空论述
“我娃儿说二诊物理简单、数学难,这届娃儿既要适应新教材,还要应付考试时间变动,太难了!”有家长在抖音上评论到。
“说白了就是让娃在真刀真枪中见血,总比高考当天被吓懵强。”某大V犀利点评。
一位高中数学老师直言:“三诊难度贴近高考,提前考试能让学生更早进入实战状态,避免最后阶段盲目乐观。”
因此社交媒体上还有家长猜测,而提前半个月考完,正好给学校留出1个月的时间搞第二轮针对性抢救。
这次三诊提前绝非偶然,而是新高考时代的第一声惊雷。对考生而言,这是一次提前暴露问题的机会;对家长而言,需警惕“改革阵痛”下的信息不对称。
你家娃准备好迎接“加量版”三诊了吗?欢迎评论区开麦!
| 以上内容仅为编者个人观点,有一定局限性,与平台无关,仅供娱乐,不能作为升学依据。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育儿小创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