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犯罪案件套路全拆解!官方要严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14:12 4

摘要:3月19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5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3月19日,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2025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会议强调,要以高质量农资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保驾护航。当前春耕备耕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要迅速开展专项排查检查,强化春耕农资供应,及时下架不合格产品。切实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加力开展农资宣传培训,针对“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违法销售禁用药物、制售非标地膜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此前,记者走访四川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食品犯罪侦查支队副支队长吴潘表示,近年来农资犯罪案件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即犯罪类型集中,犯罪形式多变,犯罪手段隐蔽

▼▼▼

种子、农药、兽药案件

集中表现为制假、售假,如以普通食用农产品冒充种子销售;生产廉价的、国家限制、禁止使用的农药冒充其它农药销售;随意添加消炎杀菌药混入基料冒充兽药销售。

化肥、动物饲料案件

表现为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如以低效化肥冒充高效化肥;动物饲料中违法添加药品。

作案手法发生变化

以制售假劣种子案件为例,过去多是采用、制作知名种子品牌包装袋,再将低价、劣质的同品种种子装入包装袋后,冒充知名品牌种子对外进行销售,即使种子经过检验鉴定没有质量问题,仍可以用假冒注册商标罪进行打击。现在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采用低价、低端但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然后制作与知名品牌相仿但名称不同的品牌,有的是已经被国家撤销审定并停止经营推广的品牌包装袋,导致在案件定性上面临困难。

涉农资犯罪生产窝点

窝点多选择城乡结合部居民庭院或仓库、厂房,不办理工商登记、不挂牌、不公开对外营业,关门生产,很难发现。销售环节多采取订单式销售,即产即销,较少设置仓库存储假劣农资成品,不大量囤货,即便抽检发现问题,也因其“数量不大、情节不重”逃避打击。

四川省内农资犯罪案件集中高发于春秋两季,由于春耕、秋播时期是农资产品需求旺季,不法分子借机大规模生产、销售假劣农资。

农民朋友选购农资请牢记“三查三不要”

查经营资质

查审定编号

查追溯二维码

不要购买走村串户的"流动商贩"产品

不要贪图明显低价农资

不要轻信"特效""进口"等夸大宣传

四川省公安厅提醒:购买农资索要票据,留存样品包装,维权有据可依

保留凭证是关键!

发票、包装、样本

一个不能少

发现可疑农资请立即拨打 12316 举报

让我们携手筑牢防线

共同守护中国饭碗

热门视频

编辑:王爱琳

校对:罗敏

审核:邓嗣华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推送图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