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东疾控公布了一则真实案例:高一男生小黄与同校的高三男生小姚相约开房,因了解到男男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小黄网购了HIV检测试纸。
近日,广东疾控公布了一则真实案例:高一男生小黄与同校的高三男生小姚相约开房,因了解到男男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小黄网购了HIV检测试纸。
小黄与小姚发生性行为时,小黄突然感到剧烈疼痛,这让他瞬间警觉起来,联想到艾滋病的风险,内心充满了恐惧。紧急叫停后,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HIV检测试纸,提议小姚一同进行检测。当看到小姚的检测板上清晰地显示出两条横杠,呈现阳性结果时,小黄瞬间被吓到了。
震惊与恐惧交织的小黄,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他凭借自己的了解和判断,找到了另外3名同样曾与小姚发生过性行为的男同学。小黄向同学们如实告知了小姚的检测结果,建议大家一起前往疾控中心进行HIV检测,以确认自己是否被感染。相约一起到疾控中心做HIV检测,所幸几人结果都为阴性。在医生的帮助下,4人也意识到自己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虽然身体逐渐成熟,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伤害。这次经历让他们警醒,以后一定要提高警惕拒绝危险性行为、保护好自己。
据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介绍,我国98%以上的艾滋病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感染,其中,异性传播约占70%,而在青年人群中,艾滋病性传播主要体现在男性性行为传播。近年来,15 - 24岁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者持续被发现,每年报告病例约3000例,性传播占比高达98.6%,其中男性同性性传播占81.7%,异性性传播占16.9%。艾滋病的症状
在感染HIV后,一般会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通常在感染后的2~4周出现,可能会有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往往比较轻微,而且持续1~3周后就会自行缓解,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无症状期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的能达到数年甚至十几年,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体内的病毒依然在持续破坏免疫系统。到了艾滋病期,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比如长期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不止、体重明显下降等,病情就比较严重。
传播途径
性传播
有关数据统计,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持续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每年报告约3000例,其中性传播占了98.6%。并且男性同性性传播占81.7%,异性性传播占16.9%。(数据来源:《青爱工程“性教育防艾的社会疫苗”探索与实践》白皮报告。)性行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剂以及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血液传播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血液,甚至使用过的解剖刀、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母婴传播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
蚊虫叮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 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艾滋病
预防性传播
●尽量少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聚会时少饮酒,以免出现“酒后乱性”、“酒后失控”的行为。
●尽量少去“酒吧”、“蹦迪”等娱乐场所,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饮料等,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
●发生性行为时,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
预防血液传播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不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网友评论
网友对此纷纷表示震惊!这也太毁三观了!
还有网友科普到每年约3000名学生群体感染艾滋,男性同性占比81.7%。奉劝大家不管什么性取向都要洁身自好。
来源:医丁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