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月对应的十二首诗,首首美到极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2-27 15:17 3

摘要:解析:一月又称孟春、始春、元月,诗中描绘了正月天气晴和、风气清新,已有游人沉醉在春光中的景象,展现出初春的气息。

一月:《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唐·白居易)

原文: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

解析:一月又称孟春、始春、元月,诗中描绘了正月天气晴和、风气清新,已有游人沉醉在春光中的景象,展现出初春的气息。

二月:《村居》(清·高鼎)

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解析:二月也称仲春、杏月、花月。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杨柳轻拂堤岸,儿童趁着东风放风筝,充满了春日的生机与童趣。

三月:《望江南·三月暮》(宋·吴文英)

原文: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恹恹醉,长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啼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解析:三月又名季春、阳春、暮春。暮春时节,花儿凋零,反而情意更浓,人去秋千闲,马停杨柳下,充满了淡淡的惆怅与思念。

四月:《乡村四月》(宋·翁卷)

原文: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析:四月即孟夏、梅月、余月。诗中描绘了四月乡村的景象,山原翠绿,稻田水满,杜鹃啼叫,烟雨朦胧,农人们忙碌于蚕桑和插秧,展现出乡村的忙碌与生机。

五月:《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欧阳修)

原文: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解析:五月又称仲夏、天中、榴月。五月榴花如火,绿杨带雨,又逢端午,人们用五色丝缠角粽,喝菖蒲酒,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和夏日的热烈。

六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原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六月也称季夏,荷月、荔月。西湖六月的风光独特,莲叶无边无际,荷花在阳光映照下格外鲜艳,展现出夏日西湖的美丽景色。

七月:《七夕》(唐·白居易)

原文: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解析:七月又称孟秋、兰月、首秋。七夕之夜,微月高悬,银河依旧,牛郎织女的欢情与离恨,年年都在这一晚,充满了浪漫与感伤的气息。

八月:《八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原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解析:八月又称仲秋、桂月、南宫。中秋之夜,庭院地面洁白,树上栖息着乌鸦,冷露打湿了桂花,人们都在赏月,诗人却在思索秋思会落到谁家,表达了淡淡的秋思与乡愁。

九月:《不第后赋菊》(唐·黄巢)

原文: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解析:九月又称季秋、菊月、暮商。诗中以菊花为主题,展现了九月清秋时节,菊花盛开,香气冲天,满城金黄的景象,也寄托了诗人的豪情与抱负。

十月:《早冬》(唐·白居易)

原文: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解析:十月又称孟冬、良月、子春。诗中描绘了十月江南的早冬景色,天气晴好,冬景犹如春华,草未被霜杀尽,沙地在暖阳下渐干,老柘叶黄,寒樱枝白,别有一番景致。

十一月:《冬至宿杨梅馆》(唐·白居易)

原文: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解析:十一月又称仲冬、冬月、葭月。诗人在冬至这个黑夜最长的日子,身处三千里外的异乡,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还身患疾病,表达了漂泊的孤独与凄凉。

十二月:《十二月十五夜》(清·袁枚)

原文: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解析:十二月又称季冬、腊月、涂月。诗中描绘了十二月十五夜的景象,更鼓急促,人声渐绝,吹灯后发现窗户更亮,原来是月光映照在漫天大雪上,营造出静谧、清冷的氛围。

来源:让梦想起飞427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