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甲状腺结节是体检中发现率较高的疾病,除了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和家人也都中标了。
甲状腺结节是体检中发现率较高的疾病,除了自己,身边很多朋友和家人也都中标了。
被查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反应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结节没啥坏事,不用管它啦”——佛系型;
另一种则是“天啊,长东西了,会不会是癌?”——恐慌型。
问
发病率如此高的甲状腺结节,要不要采取行动进行干预和治疗呢?
答
这主要从三点出发:良恶性、功能是否正常、以及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程度。
先鉴别良恶性,再采取对应措施
① 初步判断依据:超声检查结果
医生根据TI-RADS分类法对所发现的结节进行分级评估,级别越高,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的可能性越大。
体检报告上3级及以下的结节,不会引起身体不适,一般半年或一年左右进行复查即可。
4a级及以上的结节,有恶性风险,患者要进行穿刺以明确良恶性,即使穿刺呈阴性,也需定期随访,最好每个月复查一次。若连续复查3~4次,结节无明显变化,则一般为良性。
② 最终确诊依据:病理检查(穿刺)
对于超声影像学高度怀疑恶变的结节,要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抽吸一些肿瘤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才能对结节进行确定诊断。
恶性结节的常规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
一般良性结节做好随访复查即可,但对于以下情况,即使是良性,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①结节较大,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压迫症状;
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且内科治疗无效者;
③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
④结节持续增长、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
版权声明: (图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来源:优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