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读研就万事大吉了?错!牛剑比衡水还“卷”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1 19:40 4

摘要:提到英国留学,“牛剑”——牛津和剑桥,无疑是众多家长和学生心中的“终极梦想”。这两所顶级院校,凭借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举世瞩目的学术声誉以及灿若星辰的杰出校友,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提到英国留学,“牛剑”——牛津和剑桥,无疑是众多家长和学生心中的“终极梦想”。这两所顶级院校,凭借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举世瞩目的学术声誉以及灿若星辰的杰出校友,始终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牛剑传说中“凌晨四点图书馆依旧灯火通明”的场景,究竟是事实还是夸大其词?

01

牛剑的学业模式,以其独特性和高强度而著称。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也有别于美国大学相对宽松的选课制度。汇英留学提醒您,牛剑采用的是导师制(Tutorial System)和短学期制(每学期 8 周),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大量知识,并迅速将其转化为实际输出。

02

这种模式究竟“恐怖”到何种程度?

工程 + 经济 + 管理的“地狱组合”

一位曾就读于牛津工程、经济与管理(EEM)专业的校友回忆道,他的专业堪称牛津课业最重的专业之一。EEM 专业融合了理工科的工程、人文社科类的经济以及管理学,课程安排极为紧凑。每天早晨 9 点到中午 12 点的讲座(Lectures)是家常便饭,每周还有两场导师课(Tutorials)。每次导师课都围绕着 Tute Sheet 展开,通常包含 10 个复杂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实验课(Practicals)每周要占用数小时,像生物化学专业的学生,甚至需要从早上 9 点到下午 5 点,连续五天泡在实验室里。

“考试才是真正的压力源泉,”这位校友坦言。牛津大多数专业有两次正式考试——第一年的“初试”(Prelims)和最后一年的“终试”(Finals)。他的 EEM 专业在最后两年要参加 13 门考试,其中第三年 8 门,第四年 5 门,堪称一场“考试马拉松”。即便如此,他依然认为:“虽然工作量巨大,但其中的乐趣也不少。我在牛津结识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学业负担绝不是我最难忘的回忆。”

03

PPE 的“两篇论文日常”

另一位曾就读牛津 PPE(哲学、政治与经济)专业的校友,则分享了文科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每周撰写两篇 2500 字的论文是标配,每篇论文需要花费 1 - 2 天时间进行阅读和做笔记,然后他会在第 3 天集中精力写作。他笑称:“每周还能剩一天休息,已经算是很奢侈了。”PPE 专业的导师课通常围绕论文展开,讨论深入且激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大考验。讲座并非强制参加,学生通常会选择与自己论文相关的讲座。若想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课外阅读和自学是必不可少的。

04

“比起日本高中,剑桥不算什么”

一位来自日本的剑桥校友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牛剑的学业负担虽然不轻,但与日本高中的“魔鬼式训练”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他说日本学生从早到晚都要上课,下课后还要参加补习班,每天仅睡 6 小时已是常态。而到剑桥后,虽然第一年让他感到有些吃力,但适应之后,他觉得“传说中的高负荷被夸大了”。他补充道:“当周围的人都非常努力时,你也会觉得拼命学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05

“想拿好学位?必须下苦功”

另一位剑桥历史系毕业生则表示,学业负担因人而异。“如果你只想混个三等学位,完全可以偷懒。但要是想拿一等或二等一学位,不努力是绝对不可能的。”他的经验是每天从 9 点学到 16 点,每周 6 天,偶尔还能挤出时间打板球或看橄榄球赛。“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他说,“每学期我会提前一周返校,晚一周离校,这让我有更多时间进行缓冲和调整。”

牛剑不是单纯“作业多”

06

尽管学业负担沉重,但牛剑绝非仅仅是“学术炼狱”。面对如此巨大的学业负担,许多人不禁会问:“这一切值得吗?”

答案因人而异,但大多数校友的回答是肯定的。“牛剑的经历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和职业路径,”一位校友说,“它虽然辛苦,但回报远超预期。”从丰富的学术资源到广泛的人脉网络,再到全球认可的学位,牛剑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那张文凭上,更在于它赋予学生的能力和广阔的视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汇英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