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拉近大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日前,溧阳市博物馆组织开展“溧博讲堂”暨流动的博物馆活动首次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在让文物"活起来"活动中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代际接力。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拉近大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 日前,溧阳市博物馆组织开展“溧博讲堂”暨流动的博物馆活动首次走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在让文物"活起来"活动中真正实现文化传承的代际接力。
活动中,广大学子通过观看“文物里的溧阳”宣传片,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了解溧阳的历史文化,在拓宽文博知识视野中携手走进溧阳、品味溧阳。
溧阳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曹昕运解读溧阳历年考古成果及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向学子们分享馆藏文物背后有趣的故事,以“溧博讲堂”为媒介,搭建博物馆与高校学子交流互动的平台。
活动中,溧阳市博物馆还进行了志愿者招募及互动体验,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激励学生体验、参与、深入博物馆学习,学生们在知识问答、非遗漆扇制作中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激活文化基因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溧阳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青少年不仅是文化接收者,更可能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推动者。下一步,溧阳市博物馆将继续搭建好文物进校园传承本地文化的桥梁,充分利用“溧博讲堂”暨流动的博物馆等活动解密本地文物背后的文明密码,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通讯员 吴叶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毕俊星
校对 石伟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