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春季“防疫针” 筑牢畜牧“防护网”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1 18:00 5

摘要:在经开区姚桥镇迎滨村国强养殖场,防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防疫员戴着口罩、脚套,身穿防护服正在为羊群注射疫苗。

春季,作为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节点,也是各类动物疫病的高发时期。

为扎实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镇江经开区积极行动

全面开展春季畜牧防疫行动

打好春季“防疫针”

筑牢畜牧“防护网”

全力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为群众持续增收筑牢根基

在经开区姚桥镇迎滨村国强养殖场,防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防疫员戴着口罩、脚套,身穿防护服正在为羊群注射疫苗。

经开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宾,一边认真进行疫苗登记,一边耐心地向养殖农户叮嘱注意事项:“今年首次注射布鲁氏菌疫苗,后续要是羊出现发热、母畜流产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兽医站报告。日常也要做好消毒和防护措施,避免感染布病。”

自春防工作开展以来,经开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秉持着“边检查、边打针、边登记、边宣传”的工作方法,有条不紊地对全区各类牲畜、家禽开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他们严格执行检疫规程,稳步推进接种工作,力求实现应免密度达到100%,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猪1200头、羊100只、家禽3000羽的免疫工作。未来,镇江经开区将继续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持续优化防疫措施,为畜牧业的稳健发展和群众的“钱袋子”保驾护航,全力守护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生命。

疫苗在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畜禽养殖生产期间,接种疫苗是控制传染性疾病、遏制疫患疫病扩散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养殖惠民力度的加大,禽畜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养殖生产期间多种烈性传染性疾病频发,比如:口蹄疫、禽流感等等,严重威胁地方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些疾病中,以口蹄疫在禽畜中的发病概率最高,此病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为:家畜口腔、乳房以及蹄部出现水泡的现象,并且伴随着疫病加重,家畜口腔、乳房及蹄部的水泡子逐渐扩散。口蹄疫发病周期短,发病概率高,可经多种传染渠道传播。口蹄疫致病病毒有较强的致病性,尤其在低温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严重时可通过肉品间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由此,在畜禽养殖疾病防控工作中,利用好接种疫苗,做好畜禽免疫接种工作,不断增强畜禽免疫抵抗力,降低畜禽感染疾病的概率,阻止疫病经畜禽或其他途径扩散,进而更好保障畜禽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高安全有效免疫接种的策略

0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

一是日常生产中,加强对牲畜的饲养管理,按生长阶段提供符合其营养需要的饲料,保持圈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加强日常消毒工作,提高牲畜免疫力,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

二是在免疫接种前详细了解动物健康状况,对患病、体弱、怀孕母畜及哺乳仔畜可暂不注射反应重的生物制品。配种1个月内的母畜或即将临产的母畜不要接种,牲畜转群、换料、饱腹期间暂不接种。

三是接种前后在饲料中应添加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等。注射疫苗的前后3 d,应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及多种维生素,以提高疫苗的抗体水平。

四是每次免疫接种对动物都是一种应激,这种应激有时非常严重,往往出现合并症造成死亡。在牲畜处于休闲、非应激状态下进行免疫接种。经过长途运输后的牲畜,休息24 h后才能进行免疫接种,牲畜在宰杀前20 d不能接种。

五是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段接种,天气突变、大风、温差太大等天气情况下应暂缓免疫接种。

02

备好急救药物

接种前备好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接种后认真观察畜禽反应,随时准备抢救治疗。

03

科学合理选择疫苗

免疫接种时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动态,首选适合当地流行的血清型或毒株的生物制剂,次选无副作用或副作用轻微的生物制剂;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准确控制接种剂量。

04

技术操作规范

胃肠道外免疫接种时,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应严格消毒,最好接种1头(只)畜禽换1个注射针头;认真查阅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中关于接种部位的内容,标示皮下注射的应避免肌肉注射。

皮下注射部位,家畜一般在颈侧耳下方10-15厘米,禽在颈部背侧;肌肉注射部位,大中家畜在紧靠肩前三角区内、颈静脉沟上方,禽在胸脯等肌肉丰满处进行。

家禽滴鼻、满眼免疫时疫苗稀释液应尽量选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气雾免疫时,应选用雾粒60-70微米的喷枪进行。

根据疫苗类型(油乳苗、水剂苗)或生物制剂的粘稠度,选用大小合适的针头,针头刺入的方向、深度准确,动作轻巧。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