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反击战中,解放军4人打垮印军一个营,击毙七人还缴获七门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17:31 4

摘要:1962年11月18日凌晨,在西藏达旺河谷,浓雾紧紧地裹着黑暗,还夹杂着零下20度的寒气。解放军55师163团9连副班长庞国兴,轻轻地攥紧56式冲锋枪,眼前便是印军第7旅的炮兵阵地。

1962年11月18日凌晨,在西藏达旺河谷,浓雾紧紧地裹着黑暗,还夹杂着零下20度的寒气。解放军55师163团9连副班长庞国兴,轻轻地攥紧56式冲锋枪,眼前便是印军第7旅的炮兵阵地。

这位陕西汉子根本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他与三个迷路的战友竟然能够创造出战争史上的奇迹——四人竟打垮了印军一个营,还缴获了七门重炮。

迷雾里的硬骨头

战斗打响之时,庞国兴所在的尖刀连肩负撕开西山口防线的重任。在那浓雾之中,穿插的战士们,就仿佛被巨兽给吞噬了一般,那枪声忽远忽近。

冲上无名高地之后,庞国兴竟意外地发现了溃逃的印军,本能地就追了上去。等他回过神来之际,身边仅仅只剩下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这三人了。

九连连长黄俊铎之后回忆道:“当时我以为他们已经牺牲啦,可没曾想,这几个愣头青竟然捅了马蜂窝。”四人临时组建起战斗小组,庞国兴抹了一把脸上的冰渣儿,接着讲道:“跟着炮声走呀,肯定能找到硬骨头去啃!”

第一个目标,藏于山腰的拐角之处。四门105mm的榴弹炮,正在向解放军主力猛烈地倾泻着火力;十几个印军,正忙着装填弹药。庞国兴吐出了口中的那根草根,说道,“老规矩嘛,两路包抄。”

王世军跟冉福林慢慢地从侧面靠近过去,靠着三颗手榴弹,就把机枪阵地给炸毁了;这个时候,庞国兴在正面发起进攻,他手中的56式冲锋枪,一下子就打倒了三个炮手。印军指挥官刚掏出他的手枪,就被周文轩一枪,打中了脑袋。

这次突袭总共花费了20分钟,四门重炮顺利变成了战利品。

缴获的军用地图之上,标有第二炮兵阵地的坐标。庞国兴微微舔了舔那干燥开裂的嘴唇,说道:“端掉这处据点,嗯,足够咱们喝一壶”。他的眼眸中陡然闪过一抹兴奋之情,似乎已然看到了庆功宴上那热闹非凡的景象。

绝地逆袭:200人对4人的心理战

第二个阵地由两个加强排驻守,迫击炮和重机枪构成了交叉火力网。四人趴在岩石后,冉福林小声嘀咕:“人实在是太多了,这可咋整啊?”庞国兴微微眯起眼,说道:“(要不)学那诸葛亮,唱空城计吧!”

他们用缴获的电台,播放假命令,捏着嗓子,用印地语喊:“中国主力,从北面包围了!”印军顿时大乱。庞国兴趁机,带人攀上峭壁,手榴弹雨点般砸进战壕。

200多印军,竟然被吓得弃炮而逃,而且连炮栓都没来得及毁掉。

打扫战场之际,王世军轻轻踢了踢那崭新的美制电台,他感慨道:“这东西呀,比咱们团部的还要更高级!”

巅峰对决:雪原上的刺刀见红

最为凶险的这一仗,是在海拔4700米的山脊之上打响的。印军的锡克联队,有一个加强连死死地守着指挥所,那机枪射出的子弹,把坚硬的岩石都崩出了火星。

庞国兴猛地扯开自己的棉衣,大声喊道:“要是子弹打光了,就去拼刺刀;只要还活着的人,给家里捎个信儿!”

四个人分成两组,依次发起进攻。周文轩的左臂,不幸被打中了子弹,但是还是一直用右手扔手榴弹;冉福林靠着刺刀,把两名印军士兵挑翻。

就在这个时候,庞国兴处在极度兴奋的状态,忽然看到印军少校正拿着望远镜在观察。他赶紧举起枪,瞄准子弹穿过镜片,精准地射进了对方的眉心。

指挥所墙上的作战图,还标着“固守72小时”,可锡克营,只扛了7小时,就全线溃退。四人缴获的三门榴弹炮,炮管还烫得能点烟。

战后余波与血性传承

两天两夜,四人穿插于敌后15公里之境,击毙7人,缴获7门重炮、4部电台以及2辆汽车。上面的嘉奖令中写道:“敌军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句略显粗糙的话,之后被写入了军事教材之中。

1963年,庞国兴被授予了“战斗英雄”这一称号。铁汉也是有柔情的,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打完仗之后,特别想喝一碗羊肉泡馍,还要多加一些辣子。”

三年后在组织民兵训练的时候;他为了救新兵,猛地朝着正在冒烟的手榴弹扑了过去。25岁的生命,在那声爆炸声中永远地定格了。军装上还别着那枚沾染着雪域泥土的一等功勋章。

英雄魂铸就界碑

当年被缴获的美制M101榴弹炮,早已经成了军工研究的活教材。但是比钢铁更为坚硬的,是精神——当印军至今还在大肆炒作“雪豹突击队”的时候,我们的战士用行动做出了诠释:真正的雪豹,永远都是在冲锋的路上。

来源:铁鼓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