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来,“印中关系”都是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重点。之前在面对很多事务时,“印度”对“中国”的态度格外坚决。无论是“边境问题”,还是“经济领域”,两国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一直都未曾停歇过。不过最近“印度总理莫迪”的立场发生了竟会如此的巨大变化。他悄然地缓解了以往的
据参考消息援引《印度时报》报道莫迪近期谈及印中关系时态度转变,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一直以来,“印中关系”都是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重点。之前在面对很多事务时,“印度”对“中国”的态度格外坚决。无论是“边境问题”,还是“经济领域”,两国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一直都未曾停歇过。不过最近“印度总理莫迪”的立场发生了竟会如此的巨大变化。他悄然地缓解了以往的强硬态度,并且开始主动地推动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话,这个转变确实有点令人诧异。
在莱克斯·弗里德曼播客节目里当嘉宾时,莫迪特意点明,印度跟中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而且他还清楚表明,双方得通过对话,去应对各种问题。实际上他坚决认为,就算双边关系因为边境紧张局势曾经被阻碍了,但是两国关系里的“信任热度与活力”,还是会慢慢重新建立起来。这个时候,两国都在尽力处理边境问题,这样的话,能让关系全面恢复。
莫迪(资料图)
不只这样而已,莫迪也提及,双方的协作对全球的稳定以及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效用,期望印中可以用既健康又自然的形式来展开竞争,而非使竞争演变为冲突;其实这种理念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良性发展。
这一番话,让现场记者都大为惊讶。
那莫迪为啥突然改变态度了呢?
这背后原因可不少。
先看看印度国内情况,过去几年,莫迪政府在边境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一直被国内反对党抓住不放。
就拿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而言,冲突过后,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呈现出高涨的态势,好多政客都将“莫迪对华太软弱”当作攻击的要点,甚至还有人指责他“把印度边境农民的利益给出卖了”。
莫迪(资料图)
在这种压力之下,莫迪政府,之前采取了一系列,对华强硬的措施,像封杀中国的APP、提高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
但这些举措,并没让印度占到便宜,反倒让自己的企业,做生意更加困难,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限制。
再把目光放到国际环境上。特朗普回归后,美国搞出“无差别关税”政策印度也被波及。之前美国对印度各种拉拢,现在却变成了“该收割还是要收割”。莫迪心里明白,靠美国没法让印度真正变强,美国也不会真心实意帮印度崛起。所以他开始重新审视印度的外交策略,在对华关系上态度也就有所调整。
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
莫迪之前去美国访问,想投靠美国制衡中国,取代中国全球工厂地位,好从美国那得到市场开放、工作签证、直接投资等好处。
可特朗普毫不客气,要求印度取消对美国企业的关税壁垒,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和军火,不然就对印度产品高额征税。
美国企业的投资,看样子是没什么指望了,而且美国的高技术企业竟然还掀起了“去印度化”的浪潮。
这一来印度股票市场暴跌,而且外资纷纷撤出。2025年,头两个月的时候,印度金融市场外流资金,折合成美元,其数量相当可观。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急需要”去寻找新的经济助力,“而后”中国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之中。印度“着实”是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压力,所以急切地想要找到新的动力源泉,而中国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莫迪(资料图)
不过中印经济关系要进一步发展,可没那么容易。
此前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曾怀有兴致;并且中国领导人亦奔赴印度,传达了善意。不过说真的,印度经过一番迟疑之后,竟拒绝了此倡议,不仅拖欠中国出口设备的货款,而且还蛮横地没收中资公司的资本。
在边境问题上,印度非法地,而且持续地侵占中国大片领土,还不停地巩固其非法占领的状态,与此同时参加由美国牵头的四方联合机制来搞联合演习,并且在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
中国也采取了限制措施,限制对印度出口部分零部件,不转让某些关键技术设备。
如今莫迪想改善与中国关系,光靠说几句软话可不够。
如果说中国打算再次给予印度机会,而且印度得用实际行动来展现诚意,这样印度就应该有所行动了。其实稍微想想,这也是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体现,毕竟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证明态度。
比如在反对特朗普霸权主义政策上和中国站一起,或者退出部分非法占领区。
但印度国内有极端民族主义者,莫迪要做到这些,难度不小。
印中关系未来走向究竟如何呢,国际社会都在静静等待,而且这不单牵扯两国利益,对于地区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关键影响。
来源:亮剑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