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5年,王学成出生于河南开封。他的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早年参加革命斗争,并因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了“劳动模范”表彰。
1955年,王学成出生于河南开封。他的爷爷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早年参加革命斗争,并因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了“劳动模范”表彰。
父亲是武汉交通科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兼总工程师,在交通科技领域颇有建树。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王学成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正直、勤奋的品格。
1974年,王学成高中毕业,正值国家扩招飞行员,经过层层选拔,他被送往河北保定的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开始接受严格的飞行训练。
这所学校对飞行员的选拔极为苛刻。
除了身体条件必须达标,还要求学员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保定的十个月里,王学成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基础训练,正式迈出了成为飞行员的第一步。
次年年初,他被分配至山西临汾的空军第十二航校。在这里,他先是进行了四个月的系统理论学习,随后进入实战化训练阶段。
王学成相继在初级教练机和高级教练机上训练了两年。
1977年,王学成终于从航校毕业,被正式分配至海军航空兵上海某部。不久之后,他又被调往浙江舟山,这片海域成了他日后长期服役的战斗岗位。
从空军到海军航空兵的转换并不容易,海军航空兵的任务更加复杂,特别是在海上作战环境下,气象条件瞬息万变,对飞行员的要求极高。
王学成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出色的表现,迅速在部队中崭露头角。他不仅能够熟练驾驶战机完成各类高难度飞行任务,还展现出卓越的指挥能力。
因此,他很快被任命为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8团2大队的全天候作战中队长,并晋升为正连级干部。在旁人眼中,王学成俨然是一位前途无量的“天之骄子”。
1980年,他步入婚姻殿堂,却与妻子分隔两地。
由于特殊的军人身份,王学成每月只有一次探亲假。虽然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但王学成却感到十分不满。他觉得这种安排太过压抑人性,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日复一日的训练也让王学成感到枯燥乏味,他渐渐地失去了当初的热情。
这时,王学成的一位航校同学吴荣根,在1982年10月叛逃到了台湾,不仅获得了5000两黄金的重赏,还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吴荣根点燃了王学成内心深处的欲望。
他开始盘算,以自己的才能,如果叛逃到台湾,说不定能得到比吴荣根更丰厚的奖赏。而且,他崇拜的偶像邓丽君就在台湾,到了那里,不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她了吗?
就这样,在物质利益和虚荣心的驱使下,王学成开始策划自己的叛逃之路。
彼时,解放军内部已发生过多起飞行员叛逃事件,为了防范此类情况,各航空兵部队都加强了对飞行员的思想审查和纪律管理。
作为海军航空兵的一员,王学成深知,要想成功叛逃,必须事无巨细地谋划,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察觉。他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同时也要让自己看起来毫无异样。
他开始主动搜集各种与台湾有关的信息,偷偷收听台湾的广播。
为了让自己的投诚理由更具说服力,他开始动笔写一份详尽的“自白书”。这份文件既是对自己思想的“梳理”,也是未来表忠心的“投名状”。
里面充斥着他对台湾所谓“自由社会”的向往,对大陆的批判,以及各种迎合台湾方面口味的言辞。
他不能让这份文件被任何人发现,因此,每次写完,他都会仔细藏好,确保在上级检查内务时不会被发现。
1983年11月14日,王学成走上了歼5战斗机,开始执行他早已计划好的叛逃任务。
起飞后,王学成按照预定方案,关闭了无线电通讯设备。他知道,这样做会引起地面指挥中心的警觉,但他别无选择。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必须尽快偏离原定航线,直奔台湾而去。
王学成的行动很快就引起了地面塔台的注意。
8分钟后,塔台发现无法与他取得联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他们立即调取雷达数据,发现王学成的飞行路线已经偏离了既定航线,目标直指台湾。
塔台的工作人员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叛逃事件。他们立即向上级汇报,请求派遣空军在沿海地区进行拦截。
时间已经过去了最佳拦截的几分钟,王学成驾驶的歼5早已飞出了大陆的领空。即便是最先进的战机,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拦截住他。
王学成驾驶的歼5战机出现在了台湾的雷达上。
台湾方面立即派出两架F-5E战斗机前去接应。当王学成看到台湾战机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内心既欣喜又忐忑。他担心对方会将自己误认为敌机,从而对自己进行攻击。
为了表明自己的来意,王学成来回摇摆着战机机翼,示意自己并非敌人。令他庆幸的是,台湾战机并未对他发起攻击,他们或许是看懂了王学成的意图。
就在此时,王学成发现自己的歼5已经快要油尽了。他必须尽快降落,否则战机随时都有坠毁的风险。情急之下,他再次向台湾战机打出手势,请求帮助。
这一次台湾战机读懂了他的意图。它们引导着王学成下降到2400米左右的高度,准备迫降。
上午10点10分,王学成驾驶的歼5上已经亮起了油量警示灯。他知道,再不降落就只能跳伞了。在台湾战机的引导下,他最终降落在了台湾桃园机场,王学成完成了叛逃。
台湾方面对这位“弃暗投明”的飞行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为了表彰王学成的“功绩”,台湾当局决定奖励他3000两黄金,还安排了一名美貌女子作为他的妻子。
眼看台湾方面对自己的盛情款待,王学成心中难免有些得意。
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此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当台湾官员问他有什么愿望时,王学成脱口而出,说自己想见偶像邓丽君一面。
台湾方面竟然真的安排了他与邓丽君的见面。王学成看到心目中的女神就站在自己面前时,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合影留念,王学成感觉自己仿佛在做梦一样。
接下来,王学成被安排加入了台湾空军,并被授予少校军衔。他在台湾过上了体面的生活,住进了宽敞的房子,有了丰厚的薪金。
他似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许多驾机投奔台湾的解放军飞行员出身贫寒,多数来自农村,而王学成不同。
国民党当局兴奋异常,立刻安排记者采访,精心包装这次投诚事件。他的“红色背景”被反复炒作,被塑造成所谓“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典型”。
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毫不犹豫地按照剧本攻击中国体制,将大陆描绘成水深火热的人间炼狱。为了迎合台湾当局的需求,他甚至不惜编造虚假经历,极力抹黑曾经的祖国。
王学成在台湾的生活,从物质上来说,确实过得十分优渥。
他利用这笔黄金,拿出500万新台币投身股市,然而他的投资眼光并不如飞行技术精准,最终亏损三四百万,所幸及时收手,将剩余的钱投入房地产市场。
他在台北木栅、天母等地购置了四栋房产,靠出租房屋的收入维持生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包租公”。
他的第一段婚姻,不过是国民党当局的一次政治安排,而他本人对这段感情也并不上心。 很快,他与“赏赐”的妻子离婚,之后又经历了多次婚姻,直到遇到了现任妻子,生活才渐渐平稳。
王学成的晚年在台北天母居住,拥有五个子女,其中长子移民加拿大,三子成为航空公司空姐。已然退休的他,每天的消遣就是爬山和游泳。
他是否会想起在大陆的父母?是否会忆起曾经发誓共度一生的发妻?当他在台湾逍遥快活时,是否曾有一刻,想过自己这一路走来的选择?
参考资料:
1、20100902/组图:建国后驾机叛逃的解放军叛徒的照片(下) 2010 年 09 月 02 日
2、叛逃台湾的解放军飞行员在台生活解密 凤凰网历史 2013-08-30
来源:AnnieB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