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10月21日,《声音河流》在作曲家谭盾本人的指挥下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上完成首演,16段璀璨峥嵘的乐器与人声的叙事道出文化流转、传承、融合的历史。谭盾以12年跨行欧亚大陆采风的经历,追寻人类文明印迹,书写史诗巨作《声音河流》,从关山万里、风沙满眼
●翟佳(乐评人、广州广播电视台《古典星空》主持人)
2024年10月21日,《声音河流》在作曲家谭盾本人的指挥下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上完成首演,16段璀璨峥嵘的乐器与人声的叙事道出文化流转、传承、融合的历史。谭盾以12年跨行欧亚大陆采风的经历,追寻人类文明印迹,书写史诗巨作《声音河流》,从关山万里、风沙满眼的丝路古国,到红棉紫荆竞相绽放的粤港澳大湾区,作品以乐器为媒,串联起东西千年文明互鉴的历史。
交响诗《声音河流》世界首演现场。 主办方供图
这条声音的旅程从意大利启航,小号助奏的威尼斯船歌,分外热烈璀璨;在土耳其和波斯篇章,弦乐器乌德、卡侬、柯曼奇弦子与现代提琴的对话,明暗间道出文化的迁徙;印度篇章中出现的竹笛、鸟鸣、萨朗吉写意又有画面感;在中国篇章,谭盾用新疆木卡姆和泉州压脚鼓以唤起陆海丝绸之路的记忆,云南的木鼓似暗喻茶马古道的马蹄声......
当晚最受关注、最震撼的演出,应属唐小燕在视频片段演唱的地水南音与周深现场演绎的《虽然我看不见,但我听得到》。唐小燕声韵深厚绵长,低沉摇曳,歌声中有一种凡尘生民的悲欢离合。作曲家用丰富的管弦乐与绚烂的灯光,致敬这种走过沧桑、熠熠生光的声音;周深现场的演唱几近无暇,行腔落韵,抒情造境,自然熨帖,尾声部分,歌声似盘旋而上的一道白光,细腻而坚毅,于百川汇流、融入沧海之际升腾而起……
交响诗《声音河流》世界首演现场。 主办方供图
《声音河流》的现代笔触并没有困囿于形式的字斟句酌,在结构和格局上更接近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大写意的音乐结构迂回而不凝滞,每段被视频记录的乐器和声音就像是长卷的每个局部,东西、古今的乐器对话、角力、推挽,建立起一种可闻、可见的立体叙事。
“这部作品融合现代主义、未来主义、极简主义,音乐来自民间、古代……我就像是修行的乐僧,听到声音的河流从遥远之境流到粤港澳大湾区。香港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及澳门乐团,是四朵金花、四颗钻石,他们组成全新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管弦乐团,水平空前。”谭盾说。
“融合”,是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关键词。这种“融合”的第一种境界,首先体现在机构间的协作上,如谭盾的《声音河流》就是广东、香港、深圳等地交响乐团艺术家合力创排演绎的结果,是大湾区文艺院团协同运作的一次全新尝试;又如星海音乐厅与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联合策划的“乐动·舞界”香港篇,则是联动广东的音乐家、香港的舞蹈艺术家,共同呈现的集音乐、舞蹈、视觉、音响艺术于一体的跨界演出。
《声音河流》作曲家谭盾。
“融合”的第二种境界,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融会贯通。谭盾的作品,将海洋与陆上丝绸之路音乐串联成声音之河,其中地水南音素材的援引与重塑,本身就是对粤港澳大湾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的活化创新。10月25日在珠海中演华发大剧院上演的《梨园花开·粤韵来》,舞台上演出的作品是粤剧经典传统剧目或曲目,如《荔枝颂》,但演出的歌唱家却并非“粉墨登场”,而是一身“国潮”服饰亮相;伴奏的乐队,既不是棚面五架头,也不是八音班,而是编制完整、气势宏大的现代民族管弦乐团,中西并陈,融通古今。整套演出既有传统作品的韵味,也有现代制作的阵容和气势,颇有古典音乐领域中音乐会歌剧的感觉,令传统艺术形式在融合创新中焕发生机与光彩。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古典音乐创作、相关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核心的动能来自项目、作品。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回首湾区五年来文化艺术发展之路,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领域可谓硕果累累,除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之外,2023年全新更名升级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由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余隆主席倡导、著名作曲家赵麟创作、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团队在内的全国23家交响乐团联合委约的交响音画《千里江山》,由粤港澳三地音乐家发起的广东音乐演出与创作项目“粤乐集结号”,这些都是能够反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创新发展最新成果的项目和作品。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指向两种发展的方向:向新、向深,或将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入艺术的语汇,构建全新的呈现方式,重塑表演空间;或深挖传统地方文化元素,以时尚潮流的手段加以包装和重新演绎,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迭代提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解决方案。以音乐宣传湾区文化、讲好湾区故事,唤起共鸣,创造认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尝试。
【作者】 翟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