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几年前,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Kristi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我也前前后后在这座小镇生活了大半年,有缘感受这里丰富而温馨的文化氛围。
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该校
而它的图书馆更是神奇的地方
要想认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未来的发展
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城市
著名的学校、图书馆、书店、美术馆和博物馆
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缘分
十几年前,儿子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Kristi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我也前前后后在这座小镇生活了大半年,有缘感受这里丰富而温馨的文化氛围。
这半年印象最深的,是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学生、建筑,和这里的图书馆。
当然,毫不避人的松鼠、偷偷跑到花园里喝水的小鹿,都是我们的朋友。
这个在旧金山附近的伯克利小镇因大学而著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立于1868年,虽然叫做伯克利分校,但202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美国大学排名中,却将它列为美国公立大学第1名。它的许多专业,在全球大学专业排名中长期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
二、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这所学校
这所大学基本上就是诺贝尔奖、图灵奖的大本营。大学的校友、教授、研究人员中已经有12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截至2024年)、25位图灵奖得主(截至2021年),但小镇依然是小镇的模样,但沉淀下来的人文气息、学术精神、独立精神和文化财富,却足以成为美国引以为豪的特殊名片。
这也是对华人最友好的学校之一。十几年前,我们在旧金山机场入境的时候,海关人员问我到美国做什么?我微笑着回答说:“去伯克利分校看儿子”,签证官“啪”的一下就盖章放行。
多年之后,和清华大学社会学院的院长、积极心理学的彭凯平教授在央视参加一个座谈会,我们聊到伯克利分校,很快找到许多共同的话题。
当时彭凯平教授已经是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的主任,他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贡献,让中国在这个领域迅速走到了最前沿。而邀请他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的,正是这所著名学校的第一任华人校长田长霖。
彭教授聊起这所学校的学术巨星如数家珍:朱棣文、李远哲、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丘成桐......这些震耳欲聋的名字,都出自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分校甚至吸引了赵元任、张爱玲来这里任教。
我说伯克利分校的汉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也非常有名:著名的历史学家、被称为“汉学三杰”的魏斐德教授(《讲述中国历史》、《上海三部曲》);著名的华人语言学家赵元任、著名的隐喻语言学家George Lakoff(《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等等,都在伯克利分校。
我还特别提到伯克利分校的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戴梅可。她的《儒家五经》、《中国的早期帝国》等影响深远。她的《幻化之龙——两千年中国历史变迁中的孔子》,由伯克利分校东亚图书馆的专家何剑叶博士翻译成中文后,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被称为汉学界公认的孔子研究权威著作。(注:2021年,何剑叶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全美杰出公共服务大奖的华人图书馆员。)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
三、在这座校园,只要有梦想,就会找到源源不断的力量
在这座校园,只要你有梦想,就会找到源源不断的力量。
伯克利分校的学术氛围,不仅仅是学术,也充满了温情。伯克利小镇的小饭馆里,经常一张小小的桌子,围坐着几位如雷贯耳的教授,但他们说话的声音都很轻,因为声音大一点,就会吵到别人。
有时,安静是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会让整个世界不那么浮躁,冲动,艳丽,而是充满了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自信,温暖与包容。
这种安静的力量,在伯克利分校的图书馆,尤其明显。
四、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与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和耶鲁大学图书馆并称北美地区四大图书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一角
图书馆有一句名言:
It is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enter of its serious work.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也是大学工作的重心”,这是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艾略特1873年的一句话。
1911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主馆建设的时候,将哈佛大学图书馆作为追赶的目标,很快就进入第一阵营,迅速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
一次Kristi上课的路上,路过图书馆楼前的广场,遇见学校的大学生带着一群孩子参观,大学生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
“你们有谁能够猜到,这个图书馆有多少藏书?”
有人说20万,有人说50万,有一位孩子大胆的说了一个他们认为巨大的数字:100万!
Kristi说,孩子们对数字没有太多的概念。但他们竭尽全力猜想的神情感染了她,不由得抱着书本驻足倾听。
大学生说:“孩子们,你们脚下是一个巨大的地库,学校图书馆1100多万的藏书,大多数存放在这个地库中。现在你们就站在巨大的知识宝库上面!”
这些孩子们先是惊讶的蹲下来,摸摸草坪,然后在这个储藏着知识宝库的地面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仿佛他们已经找到了全部的知识!
截至 2024 年,伯克利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的藏书已经超过 1,400 万册。除主馆外,学校里还有将近30个大大小小的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占地超过 12 英亩,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建筑群之一。
它曾经被评为北美最好的公共图书馆和排名第三的大学图书馆。按藏书量计算,是美国第六大研究类图书馆。其中东亚图书馆,是美国著名的汉学研究图书馆之一,藏书极其丰富。
五、背包客也可以在这里读书
为什么我们喜欢逛书店和图书馆?
因为一个城市、一座小镇的书店和图书馆,往往隐藏着这个城市、这座小镇最丰富的文化底蕴。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待在图书馆、书店和博物馆的人大多温文尔雅,内涵丰富,懂得珍惜,富有有包容心、同理心、上进心、责任心——有趣的灵魂本身就充满清香馥郁。
过去美国的大学、图书馆都对公众开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室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小镇上的居民在认真的听课。
在最能体现收藏、信任、分享精神的图书馆,我曾经遇见过几位背包客。他们把巨大的行李放在脚下,披着防寒的毡子,摊开一本书,恍若无人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身边的行头收拾得干干净净,即使是全部的家当,也整理在一个干净的口袋里。
图书馆里的背包客
这些远道而来的背包客与大学生一样可以阳光灿烂的进入知识的殿堂,并且那么自信开心,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这种平等的精神,曾经营造出一种无法抵御的向上力量。我很怀念那段时光。那时,开放曾经是美国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然,也有人说,现在的美国开始逐渐走向一个封闭的丛林。
六、如果语言过于工整,就会失去生动的魅力
图书馆的书架很重,层层叠叠。移动这些书架的,是一个巨大类似航海的舵轮。
Kristi说,每次她费力的转动这些舵轮,就想象着自己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我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她回答说:“如果语言过于工整,往往就会失去它生动的魅力。只有当你亲自移动这些图书馆的舵轮,才会体会到那种特殊的感觉。在学术的道路上,你既是航海家,也是挑战者,当然也可能是乘客。你是不断选择的人,也是不断被风吹浪打挑选的人。有狂风暴雨的惊险,也有风平浪静的黎明——学术的魅力无法言说。”
七、马克.吐温的启示
加州大学伯克利图书馆有一座马克.吐温的铜像,一手摊开一本书,另一只手斜斜的搭在座椅上,仿佛搭在老朋友肩上一样,倾斜的脸,仿佛在对着老友低声耳语。
后来Kristi在这张照片旁边写了一句话:“马克.吐温告诉我,每天坚持写作,才能学会如何表达你的内心。”
我知道Kristi是在鞭策我,开心大笑:“马克.吐温对我也说了几句话:没有心的人不会成为作家;没有爱的人不配成为作家;没有智慧的人,很难成为作家;没有勤奋和毅力的人,一定成不了大作家。”
其实这句话的精髓来自美国另一位著名作家福克纳。他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
人类之不朽并非只因他在万物之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声音,主要的是由于他具有心灵,有同情、牺牲及忍耐的精神,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这些事情,他们有权利帮助人类升华精神领域,提醒人们过去曾有过的光荣,如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及牺牲精神,诗人的作品不只是人类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He is immortal, not because he alone among creatures has an inexhaustible voice, but because he has a soul, a spirit capable of compassion and sacrifice and endurance. The poet’s, the writer’s, duty is to write about these things. It is his privilege to help man endure by lifting his heart, by reminding him of the courage and honor and hope and pride and compassion and pity and sacrifice which have been the glory of his past. The poet’s voice need not merely be the record of man, it can be one of the props, the pillars to help him endure and prevail.)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里,有一个 Bancroft Library(班克罗夫特) 分馆,有许多珍贵的图书,包括马克吐温的手稿,和他叮嘱要在自己去世后100年才可以发表的自传。
在很多人印象中,马克吐温是一个幽默作家,但实际上马克吐温不仅当过记者,有过许多发明,他的著作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也很大。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海明威称:“所有美国现代文学都衍生自《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the first truly American writer, and all of us since are his heirs."—— William Faulkner
"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one book by Mark Twain called "Huckleberry Finn." all American writing comes from that. There was nothing before. There has been nothing as good since."
——Ernest Hemingway
他的作品很多,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王子和乞儿》等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门前的马克.吐温铜像
他还有一本经典著作《夏娃日记》,把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写得非常有趣——即使是现在恋爱中的少年少女,读完也会忍俊不禁。这本书在上个世纪初,由鲁迅推荐到中国,后来有许多不同的翻译版本。
他写到亚当惹夏娃生气了,很懊悔,想哄她开心。想来想去没有其他办法,突然想到夏娃喜欢宠物,就冒着雨费尽心机去抓了一只宠物,木讷的站在夏娃的小木屋前,等着夏娃气消了,送给她。
结果夏娃打开门一看,又好气又好笑,原来亚当送来的宠物,居然是一只巨大的恐龙。
可能现在的很多男孩,刚开始也是这样不懂女孩子的心。但他们又那么可爱,总之还是会在一起的。
八、刻在大街上的诗歌
伯克利小镇上也有很多图书馆。其中夏达克大街附近有一座图书馆特别有意思,距离它不远的街道上,刻着许多诗人的名句。
在这些名句中,有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这是一种孤独中的乐观,豪放中的个性。
伯克利小镇诗歌大道李白的《月下独酌》
还有寒山的诗歌《可笑寒山道》: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忆,迭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行问影何从”。
寒山是中国唐代诗僧。相传寒山和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拾得和尚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古尊宿语录》中记载,有一次,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夏达克大街附近寒山的诗歌
寒山的诗歌,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突然受到关注,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美国年轻人在极度压抑下追求反战、追求个性、追求逃离社会,希望隐居有关。当时,人们甚至提出了“Make love ,not war”.(宁愿爱,不愿战)。
在诗歌大道上,还刻着一段话,来自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诗句:
Our revels now are ended. These our actors, As I foretold you, were all spirits and Are melted into air, into thin air: And, like the baseless fabric of this vision, The cloud-capp'd towers, the gorgeous palaces, The solemn temples, the great globe itself, Ye all which it inherit, shall dissolve And, like this insubstantial pageant faded, Leave not a rack behind.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and our little life Is rounded with a sleep.
莎士比亚《暴风雨》
“舞剧已结束了。就像我曾经告诉过你的,我们这些个演员原是一群精灵,全都化作烟云,随风而去。 正像这一场无影无踪的幻梦: 那高耸入云的塔尖,金碧辉煌的宫殿,宏伟的庙宇,以至整个儿地球,地面上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也会像这虚无缥缈的热闹场面,不留半点影痕。我们短暂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梦,我们自己也不过就是梦中的货色罢了”。
莎士比亚的这个诗剧,充满了魔法、愤怒、人的本性的回归,和基督教式的宽恕:所有的狂欢都将结束,所有的演员都将谢幕,还有什么不能放下,还有什么不能宽恕呢?
这座小镇的后山上,就是鼎鼎大名的劳伦斯实验室。1942年,奥本海默在这里领导了“曼哈顿计划”,它的发明和研究成果,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
来源:会飞的老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