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市政府大楼经过改造成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的案例,在国内一直比较罕见。前有山西省政府老大楼改为晋商博物院、哈尔滨市政府大楼改为哈尔滨博物馆,如今又有合肥市政府大楼改为城市记忆馆,对外免费开放。合肥城市记忆馆自从去年底开馆以后,已成功晋升为合肥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省/市政府大楼经过改造成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的案例,在国内一直比较罕见。前有山西省政府老大楼改为晋商博物院、哈尔滨市政府大楼改为哈尔滨博物馆,如今又有合肥市政府大楼改为城市记忆馆,对外免费开放。合肥城市记忆馆自从去年底开馆以后,已成功晋升为合肥的热门网红打卡点。
合肥城市记忆馆位于老城中央的淮河路上,紧邻喧嚣繁华的淮河路步行街西端。馆址所在大楼建于1957年,仿苏联式建筑风格,主楼6层,两边侧楼5层,是合肥首批历史建筑。建筑外观对称规整,没有花哨的装饰;因通体白色,人称小白楼。上了年纪的合肥人都知道,白楼原是合肥市政府的办公大楼,直到2006年才迁往新址。
经过一番改造后,建筑外立面保留了过去的历史原貌;内部则延续了水磨石地面、老式琉璃灯、平行双分式主楼梯等原有的建筑元素,参观时属于上世纪的年代感扑面而来。现代化的布展技术让这座年过半百的老建筑得以新生。如今这里珍藏了合肥从1949年到2022年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诉说的都是大家共同的合肥记忆。
馆内一共开放5层,其中2-5层是布展区域,并形成“合肥不错、工业璀璨、街市熙攘、文化兴盛、科教兴市、城建蝶变”六大主题展区。其中2层和3层是布展重点。2层开篇的“合肥不错”展区,就通过图文史料题版概括了合肥在1949年之后的发展史,以及若干高光时刻。
2层一大亮点就是展出了一辆极具复古风情的绿皮火车车厢,是找了一个废弃的火车重新在馆内组装的。就连行李架上都放置了符合那个年代风格的行李箱包,这个细节有心了!这个场景既唤回了大家“从前慢”的回忆,又是一个不错的拍照打卡点。
“家庭温情”展项复刻了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合肥普通家庭的布置摆设。墙上港台明星的海报,绿色的老冰箱,深色的五斗橱,盖着绣花桌布盖住的圆桌...都是属于我们的童年回忆。大到家具小到玻璃杯,均让人身临其境,仿佛不是来参观,而是过来做客,只是主人恰巧不在罢了。
2层的尾声“工业璀璨”展厅,通过上海内迁企业、老厂风貌等展品,讲述了合肥在工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另外这个展区炫酷十足的LED屏已经是馆内的网红打卡点之一了,用广角拍摄充满视觉张力。
3层的“街市熙攘”展厅还原了过去的合肥街头,工农兵纺织商店、艺芳照相馆、其昌书店等商铺唤醒大家对旧时光的共鸣。这些悠长的市井商业记忆,充溢着合肥几辈人的欢声笑语。一旁则是五香豆大王、好华棒冰、下塘烧饼这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怀旧摊位,通过馆内的“声音盒子”,走街串巷,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合肥味道"是人们难以忘却的舌尖乡愁。
4层复原了上世纪80年代的市长办公室面貌,致敬这一建筑的最初属性。原来在过去这栋神秘的大楼里,市长办公室的布置如此朴素简单。
4楼还停放着一辆20世纪70年代风格的3路公交车,参观到这里正好累了,正好上车坐坐。前方的“车窗”会播放上世纪长江路的经典影像,就连这休息片刻,思绪都被拉到了过去,重温了城市当初的风貌与魅力。
其实馆内类似互动装置有很多,比如下图的合肥十景任意门,每次关门再开门都会随机播放一段合肥十景之一的视频。如此沉浸式光影技术、VR视觉、数字化交互系统分布在了各个展厅展项里,让合肥城市记忆馆多了一份科技感和未来感。比起宣教式的展览,如今的展馆越来越注重与观众互动了。
合肥城市记忆馆里存放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前行“脚印”;因为城市发展得太快,我们才需要时不时回头看看,那些一路走来的的故事与痕迹。
地址: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256号
交通:地铁2号线【四牌楼站】;公交4/14/98路等 【市府广场枢纽站】
门票:免费,需预约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五13:00-21:00(20:00停止入场)周末9:00-21:00
来源:四月去旅行Apr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