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平面设计的“波兰语法”!“波兰海报学派传奇大师作品展”亮相鹏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1 22:22 3

摘要:3月21日,“波兰海报学派传奇大师 —— 古尔卡、斯威兹、马尔沙威克”展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3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带领观众感受三位传奇大师的艺术魅力,探索海报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3月21日,“波兰海报学派传奇大师 —— 古尔卡、斯威兹、马尔沙威克”展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3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展览带领观众感受三位传奇大师的艺术魅力,探索海报艺术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展览由深圳美术馆主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波兹南艺术大学提供学术支持。波兰海报学派三位传奇大师——维克托·古尔卡、瓦德玛·斯威兹和格雷戈里·马尔沙威克的近百幅经典作品,通过五大板块,涵盖戏剧、马戏、旅游、体育文化等多主题,带领观众深入探索创新与多元的波兰海报艺术。

汇聚三位大师精品,展现波兰设计风采

本次展览由波兹南艺术大学教授、波兹南艺术周总监马特乌什·比钦斯基,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新妮,深圳市前沿艺穗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朱德才担任策展人。展览聚焦波兰海报学派三位巨匠——维克托·古尔卡、瓦德玛·斯威兹、格雷戈里·马尔沙威克,揭示波兰平面设计独有的风采与魅力。

波兰海报学派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独特的艺术风潮。二战后的波兰百废待兴,海报成为艺术表达的实验场。设计师们以象征手法、抽象构图、强烈的色彩对比,将平面设计艺术高度大幅提高。

策展人朱德才表示,古尔卡用几何符号构建图像,斯威兹以流动笔触捕捉生命张力,马尔沙威克则通过精妙的图形叙事展开视觉游戏。他们的创作从戏剧海报到文化传播,使平面设计超越了广告的实用框架,跃升为社会思潮的镜像与美学实验的载体。那些撕裂时空的拼贴叙事、迸发能量的色彩矩阵,不仅重构了战后波兰的文化身份,更在平面设计史中刻下独特的“波兰语法”。

沉浸式体验波兰海报艺术的魅力

展览通过五大板块呈现波兰海报学派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从草图到海报”板块,揭示经典作品背后的创作过程;“体育与旅游海报”板块用明快的色块撞击与几何线条的律动,捕捉竞技与旅行的魅力;“形式之对话”板块则探讨大师间的视觉交流,揭示图形美学的传承密码;“文化与马戏海报”板块则释放出六十年代波兰的集体想象力;“卫生与安全海报”板块则将日常指引转化为艺术表达。当艺术介入日常,斑驳的墙面便成了时代精神的体现。

为了全方位呈现波兰海报学派的独特魅力,本次展览的展场设计精心打造为沉浸式展区。展览还特别设置了纪录片观影区,循环播放精心制作的波兰海报学派专题纪录片,从历史背景、创作理念到艺术影响,全方位解读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潮流。

开启深圳与波兹南艺术对话的新篇章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三位传奇大师的致敬,更是对波兰海报艺术的深度探索。观众可以通过这些经典作品,了解海报如何从简单的视觉传播工具演变为具有深刻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媒介。展览还将探讨波兰海报学派对当代平面设计、视觉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深远影响,启发观众思考艺术与生活、设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策展人王新妮介绍,深圳与波兰的波兹南自1993年结为友好城市以来,已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深圳美术馆致力于将全球视野和深圳特色相结合,以设计和艺术链接城市美好未来,搭建跨文化对话场域,让波兰海报学派的先锋精神与深圳的创新基因碰撞。作为深圳与波兰波兹南市友好城市合作的重要项目,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两座城市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度合作,也为两地艺术家和观众提供了交流与对话的平台。

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主任、波兰文化中心主任、一等参赞蔡梦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是“设计之都”,有着深厚的设计文化。在深圳举办这场展览非常有意义,希望深圳的观众可以获得共鸣与启发。她还“点赞”深圳的文化氛围。“这几天在深圳我去过深圳音乐厅、深圳美术馆等多个文化场馆,感觉非常棒,以后也会加深与深圳的交流。”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捐赠仪式。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子蚺作为接受方代表接受了来自捐赠方代表、策展人马特乌什・比钦斯基的捐赠。捐赠由马特乌什・比钦斯基及众位波兰设计师提供,其中包括波兰海报学派不同代际大师所设计的18副海报作品,以及详细介绍了波兰海报发展历史及特征的4本原版书籍。这次捐赠不仅赋予艺术作品全新的生命力,更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据悉,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展出至2025年6月15日。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