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孩子身体有先天优势。然而当身体优势不复存在,他们与日本球员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他所说的不复存在并不是成年后,而是从U17这个年龄段就有明显差距。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段,中国小球员基本用不上身体优势。
中国孩子身体有先天优势。然而当身体优势不复存在,他们与日本球员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他所说的不复存在并不是成年后,而是从U17这个年龄段就有明显差距。也就是说,到了这个年龄段,中国小球员基本用不上身体优势。
所以,上村健一强调不能从身体优势方面布置技战术。
这段话的专业性挺强,青训教练的视角。
什么上身体,强调对抗,简单足球,开大脚统统显得外行话,忽悠公众。
到了成年队集中表现的是啥?国家队昨晚输球,挺具备说服力。这是此前青训至少二十年走的弯路的集中表现。
打个比方:沙特的传接球,国足经常拦不下来。国足的传接球却经常被堵死。
说到传接球,国内绝大部分人认为那是传接配合。其实那是基本技战术,既有技术又有战术,合起来就是技战术。一对一是个人能力,二对二以上就是技战术素养,通过这样连续的二人以上的技战术配合冲击对手,这就是技战术以地面配合为主的打法,反之就是所谓的简单足球。
昨晚直播中黄健翔表示:要是能有个控球能力强的,控控球不至于这么被动。
又是强调个人能力吧,球迷们。看似一眼洞悉场上局势,其实凸显业余。足球⚽️是个集体运动!比较反感媒体人经常说中国球员个人能力差。因为中国队踢的球确实是整体方面的问题。拼抢越来越激烈,空间越来越小,运用技术的时间极限缩短。球员的动用大多是肌肉记忆的自然反应或本能反应。平时怎么练,场上怎么踢。有目前执教中超的国内教练说:平时练的根本用不到场上!专业吗?从青训开始练的就不对是肯定的!
昨晚就是输的一场技战术素养低下的球,相当明显。
青训还玩上身体?某些网红大咖负责搞笑的!
他所说五个环节其实是培养青少年的综合能力,而非突出某一项。
前面说了,两人以上传接,国内习惯教配合,其实是基本技战术。教基于现有球员的配合能力制定比基本技战术更复杂一些的战术设定,通过不断演练,热身实战加以磨合改善。成了型就叫打法,长期保持就是风格。中国球员有吗?连技战术素养都没有何来风格一说?
说起风格,多说几句。米卢时期,曾经差点形成风格打法,就因为外媒“笑话”我们头球队,然后国内记者跟着一起瞎嚷嚷,自我否定了是吧!然后现在还有头球突出的球员没?日本两场比赛进了国家队几个头球?也曾经调侃过,可是人家现在普遍比中国队头球好,对吧!
对的留不住,错的一再坚持。这就是二十多年来的中国足球青训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好在,这两年有好转,注意了技战术素养的养成。
坚持五年,可能用不了十年,中国足球的现状可能会有明显改观。前提是坚持,不能换届啦,就有另一种思路!!!
来源:文武全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