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15000天:关于这个世界,我选择“放弃眼见为实”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2 00:13 3

摘要:我有一位喜欢自驾游历的朋友,在我们讨论起他为什么喜欢驾车到处跑的时候,他说他不想只是听别人描述的山川大河,他认为只有自己亲眼见到了,才能算是现实。我当然尊重自己朋友的选择,只是在与他交流之后,我一直在问自己:相对于“行万里路”,我为什么更加喜欢“读万卷书”呢?

我有一位喜欢自驾游历的朋友,在我们讨论起他为什么喜欢驾车到处跑的时候,他说他不想只是听别人描述的山川大河,他认为只有自己亲眼见到了,才能算是现实。我当然尊重自己朋友的选择,只是在与他交流之后,我一直在问自己:相对于“行万里路”,我为什么更加喜欢“读万卷书”呢?

在我和我的这位朋友更加深入交流的时候,我发现对于那些我们两个都去过的城市,我们的感受并不相同。他喜欢开车经过,去探索这个城市的更多地方;而对于我,如果我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话,我不仅喜欢去查阅有关这座城市的无穷多的资料,同时我更喜欢在这座城市居住一段时间,而且就用自己的双脚行走在这座城市之中,去看、去听……,我以为这样才算是去“见识了一处我之前不了解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即便我在一个城市居住很久,即便我可以熟练地用当地方言与当地人交流,我对于那座城市的理解依旧是“外乡人”的理解,我对于那座城市的了解依旧“太少了”。后来想想,这种情况也合理——我身边有很多在北京居住了几十年的朋友,虽然就个人而言,他们在北京生活的年头并不比我短,但是他们对于北京的理解依旧和我这样的“土著”是不同的。

如今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已经非常发达了,对比我自己的认知,我发现我对于大多数城市的理解与当地人是完全不同的。或许这个事情并不能够简单地用对错来描述,但是,就我本人而言,我更愿意相信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城市的人而不是我自己。即便我亲自去了,我所了解的也不过就是我看到的那么一点点而已。

眼见为实,但是对于世界而言、对于宇宙而言,我所能看到的“实”,实在是太局部了,实在是太可以被忽略不计了。如果只是出于“娱乐方面”的考虑,我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些本就是很主观的概念,就好比我觉得文玩核桃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玩具”,这一点任何别人的“大道理”都是无法说服我的。但是,如果想要认真地去了解所谓的“真相”,我怎么还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目光所及的方寸之地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呢?

所以,我开始要求自己对于各种定义更加精准,“我眼见的”就是“我眼见的”,而“实”就是“实”——我觉得这种判断方式会让我和这个世界更加和平的相处——我并不会因为所有的真相“独立存在”就放弃自己的认知,同时,我也不会把自己对于局部的认知当作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

放弃“眼见为实”之后,我觉得很多事情都容易想通了,因为有可能让我产生误差的不仅仅是局部与整体的差别,我的记忆也有可能参与到“欺骗我的行列之中”。很多我以为我看到过的事物,有可能是我在后期脑补的——这,又能上哪儿说理去呢?

如果我的世界还剩下15000天,那么本文的写作时间是倒计时:14472。

正在阅读:《货币革命:改变经济未来的虚拟货币Wildcat Currency》,经济学,市场学,斯特罗诺瓦著

正在阅读:《金斗万艳杯》,武侠小说,忆文著

来源:易熙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