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手机上各种消息、通知、无用信息轰炸,导致精力分散,效率下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手机上各种消息、通知、无用信息轰炸,导致精力分散,效率下降。
太多通知的结果可能是无尽的焦虑,担心错过消息,一弹出消息就吓一跳;又可能是倦怠,已经疲于应付。
所以,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实现信息减负的一些手机设置,尽量减少无用的通知轰炸,让自己拥有更清爽的生活。
一 重新安排桌面图标首页只留下最常用,每天要打开好几次的App和小组件,比如Cubox小组件,背单词App。
第二页留下一些每天可能会看1-2次的App,比如邮箱、支付宝、相册等等。
而且最好留一些空白,不要全部塞满。
把容易让人分心的社交软件、游戏、短视频App和购物软件藏到文件夹里,放到最后一页,设定“使用门槛”——比如,把抖音放在一个叫“别玩了”的文件夹里,减少不必要的点击冲动。
或者或者干脆从主屏幕移除,只在App资源库里面出现。
我们很多时候刷手机并不是因为需要,而是习惯性的点亮屏幕,解锁手机,然后开始无目的的打开B站、微博、小红书。
所以可以使用“屏幕使用时间”功能,给某些App设定每日使用时长。
使用专门的自律工具,比如Forest、番茄钟等,让自己在高效时间段内无法访问干扰源。
设定“无干扰时段”,比如工作时间彻底封锁社交媒体。
每次消息提示音响起,我们的注意力都会被打断,而恢复专注往往需要数分钟。同时,自己也发现很多人的手机通知都是无用消息。
比如各种淘宝的“物流通知”,
咸鱼的“上新提醒”,
B站的“活动开始提醒”,
今日头条、百度地图、抖音等等。
建议到通知中心关闭所有App的通知,仅保留微信、邮箱等等这些真正可能有用的通知。
默认不允许通知,而不是默认允许通知。
相信我,尤其是国产App,禁用通知并不会影响任何使用体验,反而可以规避各种无用打扰。
四 关闭微信聊天通知微信是工作、社交的主要工具,但它现在已经是重要的信息过载源头。
有多少消息其实是没有必要马上回复的?
有多少人的消息值得我们马上看?
所以,请试试:
1. 把能退的群退了,不能退的关闭群消息通知,这样只有别人@的时候才会通知。
2. 一些不重要但有时候会有活动的群折叠起来,这样即使@所有人也不会通知,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打开看,比如各种购物群。
3. 把“服务通知”里面的广告全部拒收,现在很多点餐小程序老是要求接收活动开始通知,冷不丁谈个消息告诉你“活动开始啦”,很烦。
4. 把不需要及时回复的联系人全部开启“消息免打扰”,真正的朋友知道你在做重要的工作,不会因为你的消息回复迟了而生气,再者,如果有紧迫的事情,可以直接语音电话联系,而不是扣手机打字。
5. 最后,设定“集中回复时间”,比如每隔2小时查看一次,而不是每次消息一来就点开。
五 为碎片化时间找到归宿在手机桌面应该成为一个信息高效整合的地方。
例如:
添加日历、待办事项、笔记等小组件,让重要的信息随时可见。
使用天气、步数、倒计时等工具,让日常所需信息一目了然。
结合GTD(Getting Things Done)原则,使用提醒事项小组件,确保关键任务不会被埋没。
再放上背单词、闪卡App、Cubox这些可以碎片化学习的软件,这样没事打开手机的时候给自己一点事情做,而不是无目的乱划。
六 打开勿扰模式在晚上下班后,或者周末时,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写写论文,搞搞科研,专心工作。
这时候,任何手机通知都是不必要的,尤其是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基本没有什么重要的通知会在此时发生。
把可以打开手机的勿扰模式,添加一些关键的亲人朋友为白名单,再开启“第二次来电允许通知”。
这样,那些重要的人随时可以联系到我们,骚扰电话如果只打一次,也不会触发通知。
如果不在白名单上的同事临时有急事,打第二个电话就能找到我们;咱就是说,如果一个电话不接就找别人了,那应该不是一些非我不可的大事。
七 拦截该死的垃圾短信随便安装一个短信拦截App,设置白名单,黑名单,这里可以参照我的。
自己用的是熊猫吃短信,黑名单设置如下。
七最终目的
这么做最终的目的是:
让手机拒绝所有不必要的通知;
让自己择期回复不急的通知;
让别人有重要紧急的事情直接打电话;
说白了,就是主动管理信息,而不是被信息管理,夺回自己注意力的主动权。
希望大家可以从上面7个方法中找到1-2个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看看你的注意力是否因此更加集中,如果对你有帮助,是我最大的荣幸了!
来源: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