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天碧水与村野民居相衬,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次第呈现,村风民风焕然一新,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幅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开。近年来,达川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从价值引领、活动支撑、实践创新等方
蓝天碧水与村野民居相衬,文化广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次第呈现,村风民风焕然一新,街头巷尾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幅幅环境优美、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文明和谐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开。近年来,达川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从价值引领、活动支撑、实践创新等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文化兴盛,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阵地“建”起来,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花”。大力建设面向群众、服务群众、联络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盘活现有农村党建、理论宣讲、普法宣传、文化剧场等公共服务阵地和文化资源,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文明实践站建成集党员教育大学堂、道德法治大讲堂、文化活动大礼堂、村民议事大会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多用”综合平台。农忙“庄稼汉”,农闲“文化人”,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书籍丰富的农家书屋、干净整洁的活动室,成为村民们日常“打卡”的文化栖息地。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立足群众需求,通过“村村通”小喇叭向群众传递惠农政策、农技知识、新闻消息和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四室”阵地优势,开展“向高价彩礼说不”“婚嫁新风进万家”等移风易俗宣传活动6场,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室、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全镇党员带头签订《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承诺书》,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全面铺开。
文化“种”下去,文化育民氛围“遍地生花”。立足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为民,不断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着力深化传统节日振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乡土氛围,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聚焦春节、元宵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等节假日,开展群众文化文艺活动4场次,为群众送上《祝福》《平贵别窑》《花亭相会》《喜事盈门》等戏剧、舞蹈、歌曲节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精彩的文化大餐;大力开展各项科普文化活动5场,加快科学文化知识在群众中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广度,通过文化纽带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文化支持,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动员、组织村内政治强、威望高、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成立乡贤文化骨干队伍,进一步传承家风家训文化,加强对村落中历代明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文史典籍的挖掘整理,把时政方针、红色故事、古典文化、时下热点等内容编写成“接地气”的宣讲稿,结合主题教育开展红色故事宣讲,赓续村落发展的“根”与“魂”。
榜样“树”起来,文明实践风尚“芳香四溢”。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有“颜值”,也要有“气质”。达川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稳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村通过村民大会、道德讲堂、“百姓故事汇”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引领,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势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触角延伸至各个村落,成为当地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积极配合“兰州好人”“五星级文明户”“新时代最美乡贤”等评选推荐工作,以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引导乡风转变。通过主题宣传、座谈会等形式,开展道德模范宣传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向身边典型看齐,形成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人人崇尚模范、人人争当模范”的文明新风尚。
下一步,达川镇将持续加强工作谋划,注重创新突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持续焕发乡村治理活力,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来源:酷姐农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