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准 PC 材料:在室温下,标准的 PC 材料一般可承受 100-120℃的温度,这是短期接触的极限温度 。在长期负荷状态下,PC 材料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约为 120℃,在此温度下,其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能维持相对稳定。但要是长时间或连续在高温环境中工
伟才塑胶为您介绍耐高温PC塑料的耐热极限
标准 PC 材料:在室温下,标准的 PC 材料一般可承受 100-120℃的温度,这是短期接触的极限温度 。在长期负荷状态下,PC 材料能承受的最高温度约为 120℃,在此温度下,其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能维持相对稳定。但要是长时间或连续在高温环境中工作,PC 可能会出现软化或变形,材料性能也会衰退。
改性或高性能 PC 材料:当应用场景对温度要求更高时,可通过改性或添加耐高温添加剂来提升 PC 的耐热性。例如,耐热级 PC(如 PC/TPU 或 PC/ABS 复合材料),能够承受 150-180℃左右的热环境 。像科思创的 APEC 系列中,APEC 1803 可耐高温 160℃,APEC 2097、APEC 1897、APEC 1895 耐高温 180℃,APEC 1800 耐高温 174℃ 。还有德国拜耳的 2097 超耐温耐热 PC 塑胶原料,热变形温度可达 190℃ 。这些经过特殊处理或设计的高性能 PC 产品,在特定使用条件下能保持稳定,适用于对耐高温性能有严苛要求的领域。
PC 材料的熔融温度:PC 材料的熔融温度约为 140℃,这表明在低于该温度时,PC 材料能保持稳定状态 。一旦达到或超过熔融温度,PC 材料会逐渐变为液态,失去固态时的形状和性能。
影响 PC 材料耐热性能的因素
添加剂:添加不同的添加剂会显著影响 PC 材料的耐热性能。如添加耐高温添加剂,可有效提高其耐热极限;加入阻燃剂,在提升阻燃性能的同时,对材料的耐热性能也可能产生影响。
加工工艺:注塑、挤出等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会影响 PC 材料内部的分子结构和取向,进而影响其最终的耐热性能。若加工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材料降解,降低耐热性。
使用环境:PC 材料在实际使用中,所处环境的湿度、化学介质等因素,也会对其耐热性能产生作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PC 材料可能会发生水解反应,导致性能下降,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 。
来源:小唐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