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数据显示,80%的海上航运安全生产事故系人为因素导致,尤其是值班人员刷手机、打瞌睡等行为。今后,这类情况将逃不过科技的“法眼”。近日,记者在浙江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基于人脸视频AI技术的智慧航道监测2.0版本已投入应用,将为航行安全添上一把“智能锁
有数据显示,80%的海上航运安全生产事故系人为因素导致,尤其是值班人员刷手机、打瞌睡等行为。今后,这类情况将逃不过科技的“法眼”。近日,记者在浙江易航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基于人脸视频AI技术的智慧航道监测2.0版本已投入应用,将为航行安全添上一把“智能锁”。
2017年成立以来,易航海始终致力于智能航保建设和发展,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的25%用于研发,拥有一支集技术研发、产品运营、科学管理于一体的多元化人才队伍,集纳了航海、气象、水文、IT架构、营销等方面资深专家、工程师60余人。
升级驾驶台瞌睡报警
“航行过程中场景比较多样,白天和晚上光线也不一样,对人脸的抓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技术层面更精准,减少误报率。”据公司技术副总郭松杰介绍,去年起,他们团队在智慧航道监测1.0版的基础上,依托摄像头的AI功能,归集人员报警、陌生人报警、打瞌睡报警、玩手机报警等,推出智慧航道监测2.0版本。“对AI摄像头进行了大量的训练,把船上的视频全拷下来,在视频里截取照片再进行提取,人为地打上标签,让AI不断训练,前后用了3万多张照片。”他给记者演示了这套系统:打开电脑接入系统,就能看到船上驾驶室内的场景;AI摄像头实时捕捉人脸,做到360度无死角覆盖。
实时航道监管系统
截至目前,易航海的这套智慧航道监测2.0版已经在市内外300多艘客船上试点应用。“以前通过电话沟通提醒,既做不到24小时实时,也没法直观分析他们的状态。通过AI来识别报警,一有趋势马上提醒报警,而且是声光提醒,短暂的走神也能立马通知。”郭松杰介绍,下一步该系统将推广至商船和危化品船等。
个人北斗搜救终端
作为一家以“数据”为核心业务的技术创新型企业,易航海显然不满足于一个项目的创新。在公司总经理叶海斌手里,记者还看到了这样一个“小盒子”:颜色是醒目的橘黄色,体积比火柴盒稍大一些,上面还有几个按钮,其中一个清晰地标着国际通用的救援信号“SOS”。“这同样是我们去年研发成功的‘天笺’救援设备,它可以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代通信卫星群,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精准定位和短报文功能。”
叶海斌介绍,通过自行设置,“天笺”救援设备可以每隔5分钟至半小时向指定的终端发送位置信息或文字信息,实现实时跟踪,分析出运动轨迹。尤其适合登山、旅游以及海上风电施工等领域。
“主要解决个人搜救的问题,这款产品的优点在于低成本,售价在1000元左右,整体100多克的重量也很方便随身携带。”叶海斌告诉记者,“天笺”的意向订单已有几万台,应急救援部门也对他们的产品表达了兴趣,公司计划在两年内销售10万台。
升级偏离航线报警功能
近年来,易航海在海上移动智能导航系统、船载智能通信导航终端、海洋大数据服务和船舶电子海图数据服务等项目研发方面,推出了国际海事服务、电子海图数据分发、精准海洋气象预报三大平台,以及海e行、海图桌、海上通、渔业综合预警显控终端、船舶安全预警器、船视界、北斗三代导航系统等七款产品,在专业性上做到了行业领先。企业还参与了神舟十二号至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期间海上安全保障工作,均按要求圆满完成海上应急保障任务,并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表彰。
记者:虞仁珂
图片来源:浙江易航海
编辑:茅哲瑞
责任编辑:黄琼霞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